今日港股重要新聞點評。
1 中央動真格房產稅重慶先行 擬首季豪宅開征樓市震撼
被視為樓市調控“終極手段”的房產稅終于動真格。直轄市重慶確定將開征高檔商品房房產稅,財政部已原則同意,重慶正抓緊完善相關方案,今年首季將出臺相關文件,此成為內地首個確定開征房產稅的城市。
官方新華網報道,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昨天在重慶“兩會”(人大及政協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十二五”(2011至2015年)期間,重慶將加強財稅調節,開征高檔商品房房產稅。
評論:狼是否真來了?狼或者來膩了。我們只能說等待市場的真實反應。一直不愿意提高首付而改征房產稅是個擺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困境的手段,至于能否壓房價,聽其言觀其行。
2標普成份股上季盈利料增逾三成 港股后市視美業績內地數據
恒指七連升在上周五“斷纜”,隨著美元匯價轉強,證券行策略師預期,港股在急升后,缺少資金推動及利好因素,正面臨回調壓力,料本周在23500點至24000點位置徘徊。不過,美國第四季度企業盈利報告陸續出爐,以及中國本周公布去年12月出入口、M2及新增貸款等重要數據,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近日,美國經濟數據整體表現良好,失業率跌至9.4%,是2009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同時,美國各大公司第四季度盈利報告將陸續公布,根據證券商綜合預測,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上季盈利增長逾三成,高盛更認為標指今年或升18%,美國經濟呈現踏入正軌之勢,市場預期對港股有正面作用。
評論:美股進入業績期,盈利預測普遍不錯,加上失業的改善不理想(不要看美國的失業率,只看職位的增加),量化寬松不會停止,美股短期可以繼續在高位運行。
3 溫州首創個人資金自由行 限投實業不準炒股炒樓
遠至迪拜、近至海南島及本港,內地溫州炒房團可謂遐邇聞名。與其上萬億人民幣的“溫州水”四處流竄,不如將之納入正軌有序“排洪”,浙江省政府決定放寬溫州人以“個人身分”,在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市場進行直接投資,成為內地首個允許個人資金“自由行”的省市,但方案定明只準投資實業,不準炒股炒樓,然而,有經濟師認為,資金一旦流出內地,當局將難以控制個人是否涉及炒賣股樓。
有關開展《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的工作,已經獲浙江省政府批準實施,并由溫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下稱:溫外經貿局)以2011年1號文件的形式發布,方案允許擁有溫州戶籍的18歲以上溫州人,以個人身分申請直接投資在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市場,單項投資額上限是300萬美元(折合約2340萬港元),以及,每年不同項目的個人投資總額,不準超過2億美元(折合約15.6億港元) ,同時,多個投資者共同投資一項境外投資,額度不超過1000萬美元。
評論:或許會有人批評這個措施,因為這個不可能避免投資房地產和股票,但是中國人擁有的財富巨大和投資海外的沖動日益明顯,這個動作遲早要做,也無可避免要做。
4 新奧冀太陽能業務今年上市
今年是內地“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財經界對相關政策的展望異常熱烈。作為“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的新能源行業,新奧能源(2688)主席王玉鎖對“十二五”期間公司業務發展捋臂將拳,新奧能源母公司新奧集團,有意將旗下的太陽能業務于明年啟動上市。
新奧集團目前在香港上市的資產為其城市管道燃氣業務,而后來起步的太陽能、能源化工、能源利用咨詢業務,以及副業高爾夫球場等資產并未上市。
王玉鎖表示,新奧集團的天然氣和太陽能等業務都是獨立運作,并不存在分拆上市的問題,至于太陽能業務是否跟隨公司的天然氣業務于香港上市,還是取道內地A股市場,他表示公司尚無確定的計劃。
評論:又一公司準備新能源業務的上市,這個必然會在未來形成熱潮。
5 摩通2011投資攻略率先睇 看好港地產收租股吁減持現金
投行摩根大通(J.P. Morgan)私人銀行每年1月都會為尊貴客戶,簡介今年投資及財富分配策略,該行就率先向本報讀者披露今年投資秘方。
在預期通脹及美元貶值的年代,該行建議一般投資者,財富中的港元現金比例不宜超越4%。該行看好亞洲及新興市場股市,特別是香港地產收租及消費股,可酌量加重投資份額,惟日本股市不宜沾手;債券方面,宜大幅減持美國政府債券,以新興市場及高回報債券代之。不過,在存在眾多變量的2011年,該行認為,把資金回報目標定在6%至8%,也算可接受水平。
摩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關金星接受訪問說,該行去年底起已逐一跟客戶檢視過去一年的投資表現,并會在1月中為客戶舉行2011年投資簡介會,分析市場走向,提供投資策略建議,協助客戶重新厘定投資組合。關金星建議客戶約每季檢視組合一次,但每年初訂定整年策略和目標至為重要。參考投行私人銀行給他們客戶的策略,或有助讀者厘定今年投資方向。
評論:其實只有一個主題就是抗通脹,只不過這個建議更為保守一些而已。
6 債商看好美復蘇債息看漲 儲局為QE護航料創300萬職
美國職位增長較市場預期遜色,但仍無改主要債商對經濟穩步復蘇的看法,預期10年國債孳息于下季季尾可再見3.5厘,惟未足以催化聯儲局提早加息。儲局副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日前更高調為儲局整套買債計劃辯護,稱預期到明年能合共衍生300萬個私人職位,形同為QE2續航鋪路。
最近兩份就業報告均教市場失望,但與11月份相比,今份報告的表現已顯著改善,非農業新增職位由3.9萬升至10.3萬,失業率更大幅回落至9.4%,為19個月低位,就連審慎的儲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亦于上周五稱,有跡象顯示經濟復蘇正步入正軌。
評論:上周的就業形勢報告顯示美國的就業狀況依然是不令人滿意,因此量化寬松必然繼續,這也是今年港股最大的利好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