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股重上萬九關 寄望外圍陰霾散
市場觀望美國儲局周三(當地時間)議息結果,港股昨走勢缺乏方向。第三季快完結,藍籌業績禁售期已過,惟未見大孖沙大舉趁低增持,統計香港四大富豪身家,在歐美債務危機沖擊下,今年以來賬面合共蒸發逾800億元。
摩根大通對環球新興股市保持審慎,指新興國家既要打擊通脹,又要面對市盈率、國民生產總值(GDP)及每股盈利預測下調,再加上受美國衰退風險、歐洲經濟壓力雙重夾擊,新興市場風險回報不佳,建議投資者保持流動資金。
該行又認為,人民銀行(中國的央行)未來兩個月將收緊資金,令中國要推遲到11月才能見到較顯著的經濟復蘇。不過,中央在11月前明顯放寬銀根的機會不大,因摩通預通脹在10月前未能大跌,而且中國政府等到11月,便更清晰美國是否推出QE3。摩通維持看好互聯網、高消費及電訊股,航空及智能電話相關股份亦見入市機會。
香港今晨1時45分,匯豐(00005)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折算報63.7港元,較本港收市價63.5元高0.2元;中國移動(00941)ADR折算報80.6港元,較港收市價80.15元高0.45元。
評論:美國經濟形勢堪憂,歐債危機持續添壓,中國在高企的通脹壓力之下,緊縮貨幣政策致國內資金緊張,在外圍經濟形勢整體不佳的情況下,港股自8月以來大幅調整,本港富豪旗下上市公司難免受拖累,身家縮水實屬正常。短期,對于港股市場而言,雖然昨日恒指重回19000點之上,但在美聯儲議息結果未明,希臘是否違約仍難判斷的形勢下,后市不確定因素仍多,港股難言企穩,后市仍需謹慎。
2 憂歐銀行違約 中行拒遠期外匯交易
歐債危機惡化殃及歐洲區的銀行,亞洲區同業憂慮對手違約,避險意識高漲,包括中國銀行(3988)在內的部分內地銀行暫停與部分歐資銀行的外匯遠期、掉期或利率掉期(IRS)交易。市場人士相信,由于關注對手風險,無論內地或香港的銀行都會收緊對歐資銀行的授信額度,或把拆借的貸款年期縮短,有銀行減少外匯遠期合約交易并不出奇。
另外,昨天傳出德國工業巨企西門子集團(Siemens)于今年夏季提取存放在法國興業的存款,寧愿把多達60億歐羅(640.2億港元)的資金放在歐洲央行。
對于有否中資銀行在本港市場暫停與歐洲對手的外匯衍生交易活動?以及在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遭調低后,本港歐資銀行有否受到影響?金管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但強調本港同業市場運作正常,并無異常情況。
路透社引述交易員指出,內地銀行間主要市場莊家的中行,已暫停與部分歐資銀行進行外匯遠期及掉期交易,盡管仍維持外匯現貨交易;同時,也有中資國有銀行暫停與個別歐資銀行進行人民幣利率掉期的交易。
報道引述中行負責對外聯絡的人士表示,不知道有關事件,若有,相信亦是業務部門按本身的交易需求所做的決定。而工行(1398)、農行(1288)、建行(939)、交行(3328)、信行(998)和光大銀行等中資銀行,以及多家外資銀行則表示業務照常,但會密切留意形勢變化。歐資的法興、法國農業銀行、法巴及瑞銀則沒有評論事件。
評論:誠然中資銀行暫停與歐洲銀行的外匯遠期交易不能排除其中的政治因素,但在當前希臘違約可能性極大,可能大幅波及歐洲銀行的形勢下,中資銀行的行為亦屬于回避風險的正常行為。聯系西門子將資金存放于歐央行的行為,表明市場對于歐洲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的憂慮情況嚴重,后市情況不容樂觀。
3 三一押后招股 延長路演吸客
港股昨日雖見喘定,但市場對投資新股仍審慎。原定于今日公開招股、問鼎今年集資王的三一重工(新上市編號︰06031),決定延長路演時間,延后公開招股。相反,近日一眾新股中集資額最小的專業旅運(新上市編號︰01235),卻提前兩日截止國際配售。
據了解,于周一開始路演的三一重工,原定今日起公開招股,但由于管理層希望與更多投資者會面,延長美國路演時間,故將招股日期延后,希望招股時已獲足額認購。
有銷售員稱,近日股市回落,同行的中聯重科(01157)市盈率亦降低,故投資者多抱觀望態度;而即使入飛認購的長線基金,認購價亦偏近下限價。
三一發行價介乎16.13至19.38元,約相當于2012年預測市盈率8至9倍,若以下限定價,亦可集約216億元,超過Prada(01913,普拉達)成為今年本港最大集資額新股(撇除港英同時招股的嘉能可)。三一的保薦人包括美銀美林、中信證券及花旗。
評論:大市整體情況不佳,新股市場亦受拖累,眾新股紛紛近下限定價,而三一重工更是押后招股,表明市場對于新股投資熱情缺乏,投資者整體信心偏弱。而在當前這種極端接近熊市的市場下,仍有眾多新股選擇與此市況下IPO,同時亦表明在當前國內持續從緊的貨幣政策壓力下,企業對于資金的渴望。
4 內房9月滯銷 10月料降價
每年9月及10月是內地樓市「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目前「金九」已經過半,但內地樓市仍然滯銷。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上周受監測的35個城市中,有20個城市的樓市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跌,其中12個城市的跌幅超過3成,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的成交量跌幅更超過5成。有市場人士預料,發展商將被逼降價保住「銀十」期間的銷情。
民間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周(9月12日至18日)監測的35個城市中,20個城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2城市跌幅在3成以上,其中深圳僅成交285單位,較去年同期下跌66%。此外,北京、長沙、杭州等城市同比跌幅也超過5成。不少城市的樓市成交量,在經過9月初中秋假期的刺激小幅回升后,上周再次下跌。
雖然內地樓市成交跌至冰點,部分城市、區域的樓價已開始松動,但整體樓價調整仍不明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8月份70大中城市樓價數據顯示,30個城市樓價較7月份持平,降價的城市只有16個,且降幅有限,最多只是0.5%。
評論:近期房地產市場不斷傳出成交銳減,房價現松動的消息,盡管市場對于真跌還是假摔尚存爭論。但相對于上半年房地產商堅持不降價消息滿天飛時,現時彌漫于國內房地產市場降價、促銷消息,亦可說明房地產調控成效已開始顯現,房地產發展商資金壓力已極大,未來房價出現調整可能性大增。
5 創益料組件價格續受壓
創益太陽能(2468)主席兼執行總裁李毅表示,今年第二季太陽能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下跌。
年初至今,公司組件價格跌幅介乎5%至10%,期內毛利率則下跌3個百分點。
公司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增加一條60兆瓦新生產線的組裝工作,總投資額約5億元人民幣,大部分已支付,年底總產能將提高至265兆瓦。
內地太陽能行業飽受歐洲需求下降,以及上游組件價格下跌沖擊,李毅認為,光伏組件市場近期較為波動,短期內價格將繼續受壓,不過公司會透過增加建筑整合太陽能(BIPV),以及綜合太陽能應用解決方案的業務,藉以抵抗價格的跌幅。
李毅表示,希望明年兩個業務的收入比重,可由約20%升至25%。
另外,創益太陽能截至6月底止全年純利增長8.9%,至5.44億元,每股盈利37分,派末期息5港仙。
評論:一方面是前期太陽能產業擴充的產能陸續投產,另一方面是,在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的形勢下,現時太陽能需求的主要市場歐洲市場,太陽能需求明年極有可能出現萎縮,加上美、中等過的太陽能需求短期難于大幅增長,未來中國太陽能企業處境堪憂,從現時香港主要太陽能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上亦可反應。而創益太陽能主要側重于的薄膜太陽能,由于創益產品轉化率相對偏低,其前景更顯黯淡。
6 儲局扭曲操作最多7000億美元
雖然意大利評級遭下調,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低全球經濟預測,但市場憧憬聯儲局將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令美股昨天仍能上揚。分析員普遍估計,聯儲局將進行「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金額可能在2000億至7000億美元之間。
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昨天開始舉行兩日會議,香港時間明天凌晨宣布議息決定。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將宣布進行「扭曲操作」,沽售短債,換為年期較長的債券,在不擴大局方資產負債表下壓低長息,振興增長緩慢的經濟。
市場預期,局方將賣掉3年或以內到期的債券,然后主力買入7至10年期債券。目前債市對計劃規模的預測,介乎2000億至7000億美元。
計劃旨在降低長息,或有助按揭持有人降低借貸成本。野村研究部則估計,聯儲局可能只推行「輕度扭曲操作」,即透過現有政策,把到期的按揭證券(MBS)和國庫券重新投資于年期較長國庫證券,「被動地」延長持有證券的平均年期。
評論:美聯儲議息結果是現時市場關注的焦點,不過投資者不宜對美聯儲推出QE3或類似措施報以太大期望,以現時形勢來看,作為拯救美國經濟最后殺手锏的QE3引而不發或為更加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