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債危機殺到 港證監禁明富環球交易
歐債危機終于波及香港,手持60億美元(468億港元)歐債的美國期貨經紀商明富環球(MF Global),最終申請破產保護令。本港證監會昨天禁止其子公司明富環球香港從事證券、期貨及外匯等活動,并要求按客戶指示,在本周五之前,把現有期貨及期權合約平倉或轉倉,以及妥善保存客戶資產。明富環球香港亦已向港交所(388)申請暫停股票期注冊成立新加坡公司服務 權業務,而香港商品交易所也禁止其進行交易。
明富環球是歐債危機中美國金融公司的最大受害者。若以公司資產計算,也是美國歷來第7宗最大型申請破產保護個案。
明富環球旗下香港的子公司明富環球香港,昨天主動向港交所要求暫停在股票和股票期權市場的交易。證監會則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04、205及206條發出限制令,禁止該公司自行或輔助他人處置或處理任何有關財產。另外,亦禁止明富環球香港直接或透過代理人,從事證券、期貨及外匯等受規管活動。
今次是證監會在金融海嘯后首次向個別持牌法團發出限制令。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時,證監會曾發出有關限制令,禁止雷曼四家子公司處理客戶的資產。
評論:歐債危機終紐埃離岸公司注冊服務于對香港投資者產生了更加直接的影響,明富環球香港母公司明富環球申請破產已使其香港業務暫停。明富環球的破產事件與雷曼破產頗為類似,兩者皆發生在歐美經濟形勢相對不佳的關鍵時刻,且兩者于香港有相關金融業務,均對香港普通投資者有直接影響。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明富環球涉及的更多的是股票和股票期權市場的交易,其規模預期將遠小于雷曼事件,其對香港股市的影響料更加短暫。
2 中外夾擊 港股反彈浪恐完
中外負面消息夾擊港股,歐債危機重燃,加上內地PMI數據未如理想,港股昨再挫近2.5%,市場憂慮反彈市隨時已告一段落。恒生指數昨重挫494點,收報19369點,成交670億元,券商預料后市或下試19000點。野村料內地有三分之一機會,出現經濟硬著陸,不利股市。
內地昨公布10月份經濟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只有50.4%,遠遜市場預期;希臘隨時公投否決緊縮方案,重新觸動投資者神經,歐股開市后急跌,加劇港股跌勢,匯豐亦以近全日低位67.2元收市。昨日跌幅最大的藍籌及國指成分股,大部分為上周急升的中國相關周期性股票。國企指數跌329點或3.13%,收報10184點,跑輸大市。大市沽空昨約62.6億元,占大市成交9.3%。
瑞銀中資股策略報告認為,市場已消化通脹見頂、流通性增加的正面消息,投資者11月應留意新增信貸、有否房地產商破產及歐債發展,建議保持防守性投資部署。
評論:希臘提出公投歐盟救市方案,令艱難取得進展的歐債危機再起波瀾,中國官方PMI意外倒跌更是打壓港股投資者信心,諸多利空消息帶動昨日港股大幅下挫。而隔夜歐美股市的繼續重挫,料將進一步打壓周三港股表現,恒指萬九關口恐失。由于上周港股的大幅反彈,反應的是歐債危機的進展及對于中國經濟微調的影響,現時外圍及中國方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復,港股勢必受壓。鑒于歐洲及中國經濟形勢未來不明朗因素仍大,未來香港股市預期仍將以消息市為主,投資者仍需謹慎。
3 內地PMI 50.4%遜預期 政策料針對性調整
10月份內地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只有50.4%,較9月份大跌0.8個百分點,創09年2月以來的新低,表現遠遜市場預期。分析指,PMI數據顯示資金緊張及外需放緩的問題,已對內地經濟構成沖擊,預料第四季內地經濟增速將繼續呈下降趨勢,因此經濟政策有可能作出針對性調整,以減輕制造業的經營壓力。
市場原先預料,10月份內地官方PMI將達51.8%,不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上月PMI只有50.4%,指數經歷兩個月小幅回升后再次轉為下跌,更逼近50%的經濟盛衰分界線,令市場大失所望。不過由匯豐編制的中國PMI指數,則由9月份的49.9%反彈至10月的51%,和官方PMI數據走勢相反。
官方PMI數據遠遜預期,主要是受外需疲弱及資金緊張等問題所拖累。在PMI的各個主要分項指數中,10月份新出口定單指數只有48.6%,較9月份跌2.3個百分點,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歐美債務危機不斷惡化,世界經濟景氣一直低迷不振,外圍環境惡化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步顯現。
市場普遍預料,面對內地經濟轉差,經濟政策會松綁的機會雖然不大,但仍可能推出針對性的寬松措施。摩根大通估計,內地銀行將在第四季加速放貸,以保持合理的信貸增長;近期中央亦透過減輕服務業稅務負擔、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等措施,作針對性的政策放松。
評論:由于之前匯豐公布的中國10月PMI數值相對較佳,市場對于官方的PMI數據普遍樂觀,官方PMI的意外下跌,無疑將打擊市場對于中國經濟的信心,不利于中、港股市的未來表現。鑒于匯豐與國內官方PMI數據一般均保持同步,10月這兩數據出現的分歧,港股的反應值得關注。從昨日市場的反應來看,市場受官方數據的影響相對較大,原因更多的是現時市場整體信心已相對較弱,并不能說明國內官方數據就更為重要。
4 中移動版iPhone難產
沒有售賣iPhone一直被視為中移動(941)的致命傷,有消息指,中移動與蘋果公司有關引進3G版iPhone的談判已結束,蘋果將不會生產符合中移動TD制式的3G iPhone。為了在4G版 iPhone推出之前挽回競爭劣勢,中移動計劃增加Wi-Fi覆蓋,爭取iPhone客戶上臺。
彭博引述消息指,中移動與蘋果經過數月談判,最終未能達成協議,蘋果確定不會生產TD制式的3G iPhone。這早在市場預期之內,中移動的3G不兼容海外制式,蘋果若為其度身訂造iPhone,需負擔額外研發及生產成本。
評論:鑒于iPhone在國內手機市場的占有率不斷擴大,中移動3G版iPhone的難產勢必將對3G中移動業務的擴展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考慮4G版 iPhone出臺尚需時日,中移動與蘋果公司有關引進3G版iPhone的談判結束,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使中移動在3G業務競爭上處于更為被動的位置,對于中移動業績的影響不容忽視。
5 雨潤第三季盈利倒退25%
早前頻受不利傳聞困擾的雨潤食品(1068)昨天宣布第三季度盈利按年下跌25%,主要原因是過去數月媒體持續有負面報道,影響消費市場信心。董事會預期,第四季度的經營環境依然困難,盈利將繼續面臨重大考驗。
雨潤在9月份時曾發出盈利預警,表示第三季度盈利出現倒退,當時各大行已紛紛下調其全年盈預測。
昨天,公司宣布第三季度屠宰量及深加工業務銷售額按年分別減少約4%及18%。
管理層認為,過去數月媒體的持續負面報道,影響消費市場信心;同時,原材料尤其是生豬成本大幅上漲,公司難以轉嫁成本到客戶,導致盈利出現倒退。
公司預計,第四季度經營仍難以脫離困境。
評論: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出現過食品安全問題的雨潤業績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必將持續受該問題的困擾。雖然國內促進內需的政策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延續,利潤上國內食品股將長期受益,但由于國內食品股在安全問題上的潛在風險因素不容忽視,未來投資者在投資國內食品股時,必須保持更多的警惕。
6 希公投引恐慌 道指收市挫297點
希臘意外提出公投歐盟救市方案,連同中美為首的環球制造業數據失望,市場重新憂慮歐債危機及環球經濟滑坡,避險意識高漲,美元大升,金融及商品股帶動環球股市大瀉。
道指午市曾挫324點,本港今晨4時(即收市),跌幅收窄至297點,報11657點;標普500指數跌35點,報1218點。法興及法農等歐洲銀行狂瀉逾12%,拖累Stoxx歐洲600指數跌4%,是6周來最大跌幅;英法德股最多瀉3.7%至6.2%,收市跌2.2%至5.4%。
量度市場恐慌情緒的芝加哥VIX驚慌指數急升22.1%、至36.58。美英德國債受避險因素支持大升,10年美債孳息近一個月首次跌回2厘之下,從2.11厘一度挫至1.95厘;德國債價升至1個月高位,令債息創歷來最大跌幅,法國、比利時及意大利國債遭拋售,令3國10年債與德債息差擴闊至新高。歐洲主權信貸違約掉期(CDS)創4個月來最大升幅,反映歐洲債務違約升溫。
歐元急挫至1.3608美元3周低位,午市兌1.3701,跌1.1%;美元兌日圓升0.2%,報78.35日圓;澳洲減息及商品價格大跌,拖累澳紐加元下滑,澳元低見1.0271美元,跌2.5%;英國上季經濟按季及按年同升0.5%,但上月PMI制造業跌至50以下收縮水平,跌3.4、至47.4,令英鎊失守1.6美元大關,跌至1.5891美元;美匯指數升1.5%、高見77.68。
評論:正如筆者之前預期的一樣,上周出臺的歐債危機解決方案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歐債危機問題,歐洲各國在歐債危機救市政策上仍存在較大分歧,歐債危機隨時有可能反復。現時希臘提出公投歐盟救市方案,雖然頗令市場意外,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希臘在債務問題上與歐洲各國利益上的分歧。其實上周出臺的歐債危機解決方案,對于希臘債務問題的處理已有較大的讓步,但希臘仍對此方仍存在爭議,市場在對于希臘失望再所難免,更進一步表明歐債危機的解決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市場上周的反應有過度樂觀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