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在港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昨天啟動香港上市路演。作為第一家以IPO形式在港上市的中資券商,該公司此次共發行4.1億股新股,最多擬集資23.1億港元。
《第一財經日報》掌握的初步招股文件顯示,為了此次全球招股,國泰君安國際于2010年3月8日在香港成立,其前身是1995年成立的國泰君安(香港)。國泰君安國際旗下擁有7家子公司,業務涉及證券經紀、企業融資、資產管理和融資融券業務等。
市場消息稱,國泰君安國際此次招股的價格區間為每股3.88港元至每股5.63港元。以此計算,集資總額為15.9億港元至23.1億港元之間。此次發行的聯席保薦人為國泰君安融資和交銀國際。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簿記人和聯席牽頭經辦人為國泰君安證券(香港)、匯豐、工銀國際以及瑞銀香港分行。
國際路演與簿記于昨日開始,6月29日結束,6月29日至30日將進行定價及分配;香港公開發售時間為6月25日至6月30日;7月8日正式掛牌交易。
大打中資券商背景牌
記者了解到,國泰君安國際管理層昨日向機構投資者大力介紹其中資背景。本報持有的資料顯示,其母公司國泰君安證券去年全年在上證所的證券交易量排名第一,母公司三大股東分別為上海市國資委、中央匯金和深圳投資控股,分別持股23.81%、21.28%和11.15%。國泰君安國際管理層向投資者特別強調了上述母公司股東背景的“重量級”。
這位管理層人士表示,國泰君安國際將作為國泰君安發展香港及境外業務的國際平臺,國泰君安國際將利用母公司的品牌效應、客戶基礎和服務手段等優勢,挖掘國際業務潛力。其中,國泰君安國際目前的零售客戶數量僅占母公司活躍客戶數量的2%不到,充分顯示出增長潛力。
他介紹說,國泰君安國際凈資產從成立初期的3000多萬港元發展到目前的十幾億港元,增長了40多倍。本報持有的資料顯示,至2009年底,國泰君安國際總資產為78億港元,包括客戶保證金56億港元及固定資產3.6億港元;去年凈流動資產為8億港元,2009年底資產凈值接近12億港元。
網上交易平臺突出
另一位公司管理層人士在推介會上表示,2001年公司開發了網上交易平臺,目前該平臺支持中國香港、中國內地B股、中國臺灣、美國、日本及加拿大的股票買賣和全球17個主要期貨交易市場的買賣。截至2009年12月31日,網上交易量占集團總成交量的84%,而目前交易量僅用了設備能力的10%。
管理層指出,傳統券商采用增加物理營業網點來擴大業務,成本較高風險較大。國泰君安國際過去三年,毛利率由64%提升至84%,凈利潤也從37%提升至46%,反映出網上平臺發展業務的優勢。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國泰君安國際的收入主要來自證券及期貨交易業務、企業融資顧問服務、資產管理及利息收入,過去三年的收入分別為9.74億港元、5.71億港元和5.83億港元;凈利潤分別約為3.85億港元、1.23億港元和3億港元。
此次公開招股集資,資金的40%將用于發展融資業務,30%用于償還銀行債務,余下20%用于發展外匯交易和財富管理等新業務,其他用作一般營運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