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美研釋儲備油價兩連跌
市場對中國放寬銀根的憧憬降溫,連同美國耐用品定單遜預期,抵銷聯儲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重申維持寬松政策不變的正面影響,觸發能源為首的商品顯著下滑,為歐美股市帶來壓力。
[注冊離岸公司]市場憂慮環球經濟放緩,高盛調低商品前景,美國石油庫存急增710萬桶,連同歐美或釋放石油儲備,拖累油價連跌兩天,紐約及倫敦布蘭特期油分別急挫2.5%及1.6%、至104.67及123.53美元;天然氣期貨連續3天創10年低位。現貨金跌1.3%至1,658美元;銅跌近2%。標普GSCI商品指數跌1.2%。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引述總統府消息人士謂,法國正與英國及美國接觸,商討釋放戰略石油儲備遏油價的可能性,以紓緩油價高企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Sucden Financial分析師Rob Montefusco稱,如歐美商討釋放油儲,油市難以看好;不過,伊朗與西方關系緊張,北海油田生產出現問題及南蘇丹產油區遇襲,料為油價帶來支持。
商品急挫令主要商品貨幣澳元首當其沖,兌美元跌近兩月低位,低兌1.0356,紐加元及英鎊跌幅介乎0.5%至0.9%。
評論: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對于歐美國家而言,如同在傷口上撒鹽,一邊是經濟的萎靡難振,另一方面則是高油價帶來的通脹預期,令經濟增長再一次面臨困境。因此,有效的控制好目前的原油價格走勢,不但可以增強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注冊香港公司]也是為后期能夠實施更多的經濟刺激政策做準備。
2、溫州先行設金融改革試驗區 研個人境外投資允民資開村鎮銀行
國務院常務會議昨日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會議同時要求試驗區,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以及允許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上述決定。會議要求試驗區切實解決溫州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并指這對全國的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
會議又強調,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
對于設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原因,會議指出,溫州市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金充裕,民間金融活躍。但是,近年來溫州部分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和企業主出走現象,對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試驗區要切實解決溫州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評論:以溫州為試點,開展金融綜合改革的試點工作,對解決民間資本的亂象,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力量能夠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而開展個人境外投資,似乎又仍然聯想到此前的港股直通車,不過這次的范圍似乎更廣,而具體的內容還沒定,最終是什么樣子還搞不清楚。大家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
3、[注冊美國公司]伯南克︰從未“保證”超低息
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繼周一晚吹淡風后,周二晚續向外界稱,經濟還未踏上完全復甦之路。因此,若情況轉差,儲局仍有可能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在內的任何救市措施,但并無即時需要。
伯南克不敢輕言經濟將走向全面復甦,是因為一直拖著經濟后腿的樓市和就業市場依然未如理想,樓市仍疲不能興,失業率仍處高水平,連同汽油價格高漲,亦有礙經濟增長。不過,按目前汽油價格水平評估,還未至于拖慢復甦。
鑒于經濟仍有隱憂,伯老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稱目前不能自滿、不能松懈,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當被問到儲局會否再推刺激經濟措施,他雖如周一所說,不排除有任何救市措施,但同時稱短期沒此打算,短期不會再推購債計劃。
伯老亦再次解釋儲局現行的超低息政策,說儲局只是「預期」現行水平會維持至2014年底,而非「保證」,也非承諾。
評論:美聯儲維持的超寬松的貨幣政策,給美國經濟的復蘇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目前正是在復蘇的關鍵時期,如果過早的停止寬松計劃,也許對于美國經濟復蘇而言將會形成明顯的沖擊,而通脹也是令美聯儲頭痛的,這或許也是為什么伯老的講話總是含含糊糊的原因了。
4、深經濟遇寒 數據罕見負增長
深圳公布今年1至2月的主要經濟數據,均呈現負增長,為特區成立以來罕見。分析認為深圳是中國外向型經濟的縮影,其「寒意」折射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僅未消減,恐怕更在擴大。
深圳市統計局26日公布主要經濟數據,今年首兩月的深圳進出口總額為562.89億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327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反映制造業景氣的規模工業增加值為730.65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3%。有評論認為,經濟數據出現如此大幅萎縮,自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來非常罕見。
評論:深圳的經濟發展代表著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艱辛與喜悅,而隨著近幾年來各種危機因素不斷沖刷,不管是深圳的經濟增長還是中國的經濟走勢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這些也是無可避免的。但是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是樂觀的,就好像滬深兩市,雖然短期的波動給投資者造成的沖擊不小,但是長遠來看,前景還是光明的。
5、3月經濟數據 成政策指標
近期公布的內地經濟數據表現差強人意,部分數據更呈現「負增長」,令外界擔憂中國經濟下滑的速度,可能比預期惡劣得多,甚至有硬著陸的可能。而即將公布的3月份經濟數據,預料將成為宏觀經濟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最近內地公布了好幾個「負增長」數據,包括首兩月汽車銷量負增長5.96%、首兩月工業企業利潤負增長5.2%、2月份出口按月負增長23.6%等等(見表),令市場警覺中國不但告別了高增長時代,更一下子步入「負增長」時代。
不過1至2月份的數據,可能受到春節因素影響,因此作為「正常月份」的3月,數據就更具指標意義,更是判斷經濟前景、宏觀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當中較受關注的,是即將在4月初公布的3月官方采購經理指數(PMI),目前市場的預測中值為50.8%,略低于2月的51.0%,但仍在盛衰分界線之上。PMI分項數據中的新定單、新出口定單指數,更是焦點中的焦點。
國家統計局會在4月13日公布首季GDP,一般估計仍能保持在8%以上。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的報告指,在歐債危機負面沖擊減弱、保障房進入動工高峰等因素之下,有望帶動外需、消費、投資增長加快,第二季度經濟有望好轉。而貨幣政策將會「穩中趨松」,透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保持合理流動性,但相信近期減息的必要性不大。
評論:2012年第一季度很快就要過去了,內地經濟的狀況似乎愈加疲憊。市場上的投資信心受到明顯的壓制,而物價、油價、還有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則都還在繼續上漲。內地政策方向最終能否出現放松還很難說,畢竟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不能出現明顯的回落,政策面的壓力很難出現改變。
6、招行350億供股 如箭在弦
內地對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收緊,已啟動再融資程序的交行(03328)昨公布業績的同時,亦宣布將去年派息率降至12.2%。招行(03968)去年底核心資本充足率仍低至8.22%,市場估計其350億元(人民幣.下同)「A+H」供股計劃如箭在弦。
招行去年資本狀況持續改善,年底核心資本充足率由第三季的8.1%進一步升至8.22%,主要為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提升所致。但招行業績報告指,中銀監將于今年頒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預計在資本定義、風險資產計量及資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等,較現行政策更為嚴格。
評論:內銀股的融資節奏好像還挺快的,股市成了什么?似乎已經不再是老百姓的一種投資渠道,而是老百姓向企業輸送新鮮養分的中轉站了。巨大的融資壓力令投資者透不過氣,而整體經濟環境的低迷,更加令市場的信心流失嚴重,這樣的狀態下,股市又怎么能有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