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務院:減稅擴投資穩增長
昨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把穩增長放到更重要位置,并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注冊英國公司]會議強調,要擴大內需、落實結構減稅,并啟動鐵路等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保持經濟增長。
總理溫家寶昨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經濟形勢,并部署未來工作重點。會議強調,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穩定和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分析指出,會議顯示,內地經濟政策重心將轉向「穩增長」,而擴大財政投資將是「穩增長」的關鍵。官方新華昨日引述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稱,溫家寶近日的講話,釋放出財政、貨幣政策將雙雙發力的訊號,以防止短期內經濟增速下滑過快。
會議指出,當前內地經濟增速保持在預期目標內,但國內外環境復雜,出現新變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因此,會議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積極采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解讀,貨幣政策現在很關鍵,應采取針對措施,解決去年以來貨幣緊縮帶來的問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目前市場流動資金偏緊,不足以支撐經濟增長,貨幣政策應加大支撐力度。
在穩增長措施方面,會議要求,落實好結構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務負擔;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但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
評論:內地的經濟疲軟狀態確實需要改變,[注冊BVI公司]也需要更多的刺激措施來改變投資者對后市的信心,受外圍市場動蕩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壓制,國內的消費、投資需求亦因緊縮的壓力而持續放緩,如果還沒有有效的刺激措施,或許整體經濟的下行趨勢會更明顯。
2、傳歐元國準備 應對希臘脫歐
隨著希臘新一輪大選臨近,各界已毫不忌諱地公開討論該國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亦有歐元區官員透露,歐元集團工作小組已同意成員國,自行制定希臘一旦退出的應變方案。
剛卸任的希臘前總理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接受訪問時指,雖然希臘「脫歐」不太可能發生,任何國家都不愿看見,但不能排除有國家正就此準備,以防范希臘脫歐的風險。
帕帕季莫斯表示,除了繼續實施財政緊縮措施外,希臘已經別無選擇。不然,希臘將面臨脫歐的風險,但這勢必沖擊希臘經濟,推高通脹及產生新的社會壓力。
新一輪大選下月17日舉行,相當于希臘對是否留在歐元區的全民公投,惟帕帕季莫斯擔憂,希臘民眾并未充分認識目前局勢險峻。
左翼聯盟(SYRIZA)支持度高企,但黨魁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表明不會尋求主動脫歐,就算左派勝出大選,也不等于希臘要脫離歐元區。即使廢除財政鞏固和改革方案,「反緊縮」不意味必須退出歐元區,相反有意繼續留在區內。
此外,希臘銀行穩定基金批出180億歐元,以援助國內四大銀行,并以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發行債券的形式提供,銀行最快昨天獲得資金。分析指,資本重整有利希銀獲得歐央行融資;歐央行上周停止向部行希銀融資,導致部分銀行存款大量流失。
評論:市場關于希臘的消息滿天飛,最終的去留都還只是猜測,但是對全球金融市場 的影響確是實實在在的。無論是去或者留,受影響最大的必然都是歐洲的經濟。希臘新一輪的選舉下月中舉行,到那時,歐元區也將會面臨最終宣判,但是在此之前,受折磨的還是全球投資者。
3、聯想賺37億 PC市占率挑戰惠普[注冊開曼公司]
銷量連續第十個季度跑贏市場,聯想(00992)昨公布全年業績亦符合預期,全年賺4.73億(美元,下同,約36.89億港元),按年增長73%。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稱,希望可成為全球領導個人電腦廠商。
聯想全年收入295.7億元新高,按年增37%,末期息10港仙增一倍。第四季純利因毛利率下跌及淡季影響,而按季下跌56%至6,700萬元。
被問及可會超越惠普成為市占率最高的個人電腦銷售商時,楊元慶亦直言希望可成為市場領導者。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數據,3月底季度惠普以18%的市占率,為全球個人電腦付運量最多廠商,聯想則以13.4%排第二位;但兩者差距由去年同期的8.3個百分點,收窄至4.6個百分點。
以全年度計,聯想于中國、新興市場及成熟市場三個分區,銷量都跑贏市場平均。中國仍是最大收入貢獻地區,占全年收入約42%。
不過,楊元慶稱受外圍經濟影響,美國企業用戶的銷量有放慢跡象,或跟微軟擬年內推出新視窗系統有關,但料中國仍可有雙位數增長。
首席財務官黃偉明稱,公司新年度目標為保持收入增長高于預期,及改善純利率。他指,公司財務穩健,持現金約41億美元,會留意并購機會。
評論:聯想去年在海外的擴張開始慢慢見效了,新的營銷策略給公司帶來實惠,盈利狀況也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而隨著外圍風險因素的消除,及全球經濟的逐步回暖,聯想在國內外的業務發展還會有更為明顯的進步。公司股價的整體表現也還不錯,雖然近期受大市影響偏軟,但后期還是值得期待。
4、三準新股今闖關籌逾170億
踏入5月下旬,隨著上半年新股市場未見活躍,市傳港交所(388)近日盡快審批一眾上市申請。據市場消息指出,今天將有最少3只準新股齊齊闖關,分別為內蒙伊泰煤炭、俏江南,以及華電福新能源,來港「吸水」逾170億元。
消息指出,本月初已傳有意進行上市聆訊的內蒙伊泰煤炭,將于今天再次闖關,預料一旦獲順利通過,將隨即展開招股程序,暫計劃6月底上市。
內蒙伊泰煤炭早前已獲中證監核準來港發行不超過2.58億股H股,據了解,該公司是次計劃來港集資約78億至117億港元,安排行包括法巴、中銀國際、美銀美林、中金、麥格理及瑞銀等。
至于俏江南方面,市場消息指出,該公司也計劃今天闖關。早前有傳聞說,內地餐飲連鎖店俏江南,計劃來港集資約1至2億美元(約7.8億至15.6億港元),最快6月上市,安排行包括德銀及瑞銀。
此外,同樣拍板將于今天進行上市聆訊的華電福新能源。消息指出,華電福新能源是次擬來港集資約5億美元(約39億港元),安排行包括美銀美林、瑞銀,以及中信証券。
據了解,華電福新能源主要經營風能、水電、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業務,注冊資本為50.9億元人民幣。去年8月已由華電集團內部重組成立,并將其赴港上市集資的計劃曝光。
據早前消息透露,該公司擬將是次集資所得資金,約60%至80%用于新能源項目建設及購買風電設備,而余下部分才用于償還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而華電福新能源早年已成功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當中包括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昆侖信托、福建興業資本和福建大同創投等。
另一方面,受港股波動影響,昨天截止認購的永達汽車(3669),其公開發售未獲足額認購,但由于國際配售仍未截飛,故順利上市與否,將有賴國際配售的認購反塵。該公司計劃30日掛牌上市,保薦人為瑞銀及滙豐,安排行尚有交銀國際。
評論:在全球經濟都面臨困境,金融市場都狼狽不堪的時候,新股的上市只能是給市場增加更多的負擔,而投資者在近段時間來對新股似乎也并不熱衷,畢竟缺乏信心的市場,對刺激因素的反應都是十分有限。
5、國企也涉造數 上藥瀉25%
繼內地民企涉及造假后,連國企亦卷入造假風波。本報收到的匿名信指出,國企上實集團持有的上海醫藥(2607),去年5月上市后的3項收購涉嫌存在造假行為,目的是為粉飾帳目,以回避中證監規定及讓管理層獲得超額利潤分成,內地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昨天亦有類似報道,上藥股價昨天暴跌25%。上藥晚上則發澄清通告,強調被指有問題的收購都遵照國際及內地會計準則,符合內地及香港監管規定。
《21世紀經濟報道》指上藥的問題交易,5月初開始遭中證監及港交所(0388)調查。上藥昨天遲遲未發公告交代,亦沒有停牌。結果上藥A股跌停板,H股亦一度暴跌35%,收市跌近25%,收報9.11元,比招股價23元縮水六成,成交高達4.9億元。
大股東賣新亞 夸大盈利6000萬
本報獲得的匿名信指出,去年9月上藥以15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大股東上藥集團旗下的新亞藥業部分抗生素業務,為達到收購后該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達到1億元的預測承諾,避免要按照中證監《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須補償預測及實際盈利差額。上藥被指在去年第四季行業不景下,透過費用分攤、收取技術服務費用和銷售代理費等多種手段,向上藥集團旗下公司新先鋒轉移成本、確認收入,部分費用甚至根本沒有實際交易,從中將新亞的盈利夸大增加6000萬元,令其去年全年營業收入去到1.29億元,剛好達標。
評論:前段時間有關民企的負面消息接踵而來,在市場上掀起軒然大波,而這次又輪到國企了,如果每個企業都如此,中國的經濟前景又如何能樂觀,最終只會造成投資者對市場的恐懼加深。上藥的問題,或許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見,只不過看掩飾的好不好罷了。但是遭殃的最終還是大眾投資者,實在感到不值。
6、神華購母公司煤制油資產
中國神華(1088)公布,啟動收購母公司神華集團部分資產,其中包括主營煤制油與煤化工相關業務的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股權或資產,計劃以A股首次公開發行募集的資金和自有資金支付收購。
公告指出,是次收購范圍包括神華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陜西神延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或資產。
資料顯示,前者主要從事以煤制油與煤化工業務為主、與煤炭清潔轉化利用相關的業務;后者則是神華集團與內地第四大石油公司延長石油的合資公司,在陜西省開發西灣露天煤礦,主要從事煤化油項目。
神華集團去年向中國神華注入煤炭、電力及相關業務資產,此次注入的煤制油項目,是指以煤為原料,通過化學加工過程生產石油及石油化工產品,亦是神華集團在煤化工領域的代表項目。
神華表示,計劃以A股首次公開發行募集的資金支付收購資金,如有不足,則由自有資金解決。神華目前正進行上述收購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