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港股市場7月25日操盤必讀

    1、中央巡16省市 研樓控加碼 重點查限購房貸 官媒預警出招

    中央考慮樓市調控加碼。國務院決定7月下旬派8個督查組,赴16個省市檢查房地產調控落實情況,重點檢查限購措施以及差別化房貸政策等的執行。另官方《人民日報》再度刊文警告,一旦房價反彈超預期,隨時推新調控政策。[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中國政府網昨日公布,國務院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進一步推動落實樓市調控政策措施、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鞏固調控成果,國務院決定從7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落實樓市調控政策措施的情況展開專項督查。

    視察商品住房 涉京滬廣東

    此次督查的重點是檢查住房限購措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住房用地供應和管理、稅收政策執行和征管等情況。

    國務院督查組將深入有關部門和機構核查政策落實情況,實地查看商品住房項目,聽取基層群眾意見和建議。對落實樓市調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國務院督查組將督促整改。

    督查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和四川。而其他地區的落實情況,有關部門也將通過各種方式檢查。

    有分析指,近兩個月內中央相關部委多次表態,官媒近日連續刊文,強調樓市調控不放松,令中央加碼調控的可能增加。

    《人民日報》昨日再刊登署名文章,警告樓市若反彈,不排除推出儲備政策,這亦是該報月內第5次強調堅持樓市調控。

    文章稱,樓市雖未全面回暖,但反彈風險不容忽視。根據樓市規律,交易回暖、價格回漲數月之后,房企買地、蓋房熱情恢復,很可能形成新一輪房地產熱,催生新的樓市泡沫,釀成新的經濟風險,對此尤須高度警惕。[杭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文章稱,近期決策層反覆強調,當前仍處關鍵時期,樓市調控不能放松,并加強信息監控,督察執行情況,抓緊研究對策。一旦房價反彈超出預期,隨時推出新的調控政策。

    或進一步限制 房地產貸款

    《上海證券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央正密切關注房地產貸款可能對銀行系統構成的風險,醞釀推出更多樓市調控措施。報道指,中銀監不會叫停房地產貸款和信托業務,但未來將嚴控融資風險,不排除出新規的可能,包括考慮限制房地產貸款。

    中國社科院早前發表報告也預警,下半年房價存在報復性反彈風險,中央須維持限購措施。并對樓市要采取強硬政策令價格回落,避免樓價大幅反彈。

    評論:對樓市的嚴控政策進一步加強的跡象頻頻閃現,地方與中央的博弈也在不斷的進行中,雖然調整地產市場的格局對于未來內地經濟的發展有利,但短期給經濟造成的壓力還是很大,同時,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亦令投資者對股市保持謹慎觀望。

    2、中小企看淡經濟 零售最悲觀

    環球經濟前景由于歐債危機重燃再添陰霾,屬外向型經濟的香港無法幸免,有調查指出,本港中小企對來季的經營狀況普遍悲觀,由于內地經濟增速放緩,依賴內地游客消費的本港零售業倍感壓力,在各行業中,對前景的態度屬最負面。

    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下稱生促局)執行、渣打銀行(香港)贊助的首份「渣打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于昨天發布,該指數為針對香港中小企營商狀況之季度調查,反映企業對未來營商情況的看法,受訪企業涵蓋八大行業,共有844家本港中小企參與電話訪問。

    調查結果,本港中小企普遍看淡來季的經濟狀況,綜合五項指標的綜合營商指數為42.9,低于50的分界線數值,反映企業普遍悲觀。而五項指標內,最令企業憂心的是環球經濟情況,僅錄19.1;而盈利表現及營業狀況,亦分別錄得30.4及40.7,均屬于負面態度。

    按行業分類方面,進出口業及制造業分別錄得45.6及41.5,意味對前景持負面態度,生促局副總裁林廣成指出,該兩類行業高度依賴海外市場,近年歐美市場持續萎縮,加上歐債危機似有重燃跡象,均令企業對經營前景的信心大減。

    而向來強勢的零售業,其指數僅錄37.4,反映該行業對經營前景遠較進出口業、甚至制造業更悲觀。實際上,7月初政府統計處公布的零售業總貨值增長僅約8.8%,是三年來最低的紀錄,而市道向來暢旺的奢侈品甚至錄得銷售倒退,行業對前景悲觀,正好反映現實情況。

    [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林廣成認為,早前公布的零售數據,反映內地游客在港消費放緩,令業界倍感壓力;此外,內地第二季度GDP按年增長僅7.6%,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或影響本港零售業,導致零售業對來季經營狀況持悲觀態度。

    但渣打香港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認為,內地經濟于第二季已經觸底,今年第三、第四季可望回復8%以上的GDP增長,而香港經濟亦將受其帶動,全年GDP增長料達2.3%,呼吁各行業無須過分悲觀。

    評論:內地政府的促內需、保增長刺激政策對于投資者消費能力的提升暫時還沒有明顯效果,當然,最為關鍵的還是沒有信心。中小企業發展艱難,消費者支出縮減,零售銷售的暢旺局面短期或難見。投資者在選擇股票的時候也許謹慎。

    3、資源股海嘯價 吸引國企頻收購 中海油收購前 Nexen市帳率僅1.1倍

    中海油(0883)以六成溢價,斥資逾千億元收購加拿大同業Nexen,令市場嘩然,昨日股價即大跌4%。但事實上,全球資源公司的估值正處于谷底,即使是淡水河谷(6210)這類礦業巨頭,市帳率亦跌至近海嘯價。這次中海油的收購價只相當于Nexen去年初的股價,市場普遍認為作價合理。中海油的行動亦預示著,能源行業的并購時機已到,國企走出去將陸續有來。

    昨市值蒸發277億元

    中海油尚未付出1172億元收購價,昨日市值先蒸發277億元,似乎市場對大型國企的海外并購行動,已印上「財大氣粗」的標簽,并不太受落。

    近一年多來,受歐債危機影響,全球資源股價格持續下跌,許多已接近海嘯時的估值水平。即使是礦業巨頭淡水河谷,07年市帳率一度高達4.8倍,但至今已跌至1.25倍,與海潚時的0.8至0.9倍相去不遠。這便能夠解釋為何三大油企近期積極在海外尋求并購,即使是中鋁(2600),在鋁價下滑、盈利響起警號之際,亦先后向南戈壁(1878)及永暉焦煤(1733),提出以溢價29%及23%收購。

    能源網﹕并購好機會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現時許多資源企源估值很低,油價亦已從高位回落不少,對三大油企來說,絕對是外出并購的好機會,往后將陸續有來,三大油企未來的收購目標,必定是油砂或頁巖氣項目。

    他并指出,近年美國出現頁巖氣革命后,市場不再看好加拿大的油砂項目,導致估值下跌,反而為中國油企提供機會。

    麥格理﹕收購價不過高

    派杰的報告指出,假設中海油付出151億美元收購價之余,還要負起Nexen 28億美元債務,總共179億美元的代價,相對Nexen的資源量估值149億美元,此次收購實際上有20%溢價。該行認為,中海油在5年計劃中,每年的產量增長目標為6至10%,因此需要大型并購,而股東則要資助集團達成這個目標。麥格理的報告則形容收購是「Right Deal, Right Time」,強調收購價并不過高。

    Nexen海嘯前市帳率逾3.5倍

    事實上, Nexen在金融海嘯前的市帳率,一度逾3.5倍,08年跌至僅1倍,而這次收購前,亦僅是08年的水平,約1.1倍,宣布收購后才回升至1.6倍。

    這次收購價為每股27.5美元,雖然溢價達六成,實際上卻只是Nexen去年初的股價。從另一方面看,不是中海油出價過高,而是Nexen的股價本身太殘。

    評論:中海油收購Nexen似乎開啟了國企海外并購的大門,近些年來受危機影響,國際能源價格跌幅明顯,國外的不少企業都面臨尋求新的出路,中國油企這個時候出手必然會取得不俗成績。不過風險因素還是要考慮,畢竟當前的經濟環境受歐債影響,前景還是較為暗淡,過份的樂觀并不是好事。

    4、匯豐PMI初值回升 放松宏調見效

    匯豐昨日公布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49.5,比6月終值48.2略升,并達到5個月來高位,反映之前中央采取如減存準金率及減息等的政策寬松手段開始見效,然而就業指數持續惡化,內地面對失業問題的壓力有所上升。

    雖然7月PMI初值回升至5個月高位,顯示政策微調效果顯現,但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提醒,PMI始終仍然連續9個月保持在50以下的收縮水平(50以上為增長)。而今次PMI有回升,主要受細項中的產出指數拉動,升至9個月來新高51.2,也是4個月來首次回到50以上。

    新訂單回暖 就業惡化

    另外,新訂單指數也稍有回暖,7月初值比6月的47.2微升,至48.9;7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錄得48.2,較6月的45.7有所反彈。但仍在50以下。不過,就業指數有所惡化,從6月的48.8下滑至7月的47.4,連續5個月低于50,為2009年3月以來的低點。

    屈宏斌認為,中小型制造業經營活動雖有回暖,但放緩勢頭尚未明顯逆轉,整體PMI指數仍然在50以下,低于長期平均水平51.9,新訂單指數顯示國內需求仍未明顯回暖,且就業市場的壓力有所上升。中央仍需要繼續寬松政策以穩增長、保就業。

    渣打香港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則表示,PMI數字反映內地上半年的放松銀根政策見效,預計下半年表現仍然向好,因流動性寬松的效果將逐漸顯現。該行亦預期下半年內地將有更多放松措施,料會再減息1次,及下調3次存準金率,每次0.5個百分點。中央支持的行業將主要受益,如家電及汽車,另外銀根放松亦會惠及進出口行業。

    評論:宏觀調控雖有成效,但是卻十分的緩慢,投資者對刺激措施的反應相對較冷淡,雖然短期數據方面有向好的趨勢,但是對市場的影響還是有限。

    5、國美半年料見紅 廣船將少賺五成

    受到銷售收入下跌及電子商務虧損影響,國美電器(493)發盈警,預計上半年會錄得虧損,較市場預期國美盈利會大跌表現更差。另外,有上市公司陸續發盈警,其中廣州廣船(317)預計上半年盈利大跌超逾50%,主要是建造船舶價格大幅下跌,導致造船利潤減少及船舶進行減值。

    國美于昨晚舉行投資者會議對外解畫,有參與是次會議的分析員表示,國美管理層提及見到7月份銷售表現有所改善,但同店銷售數據未有提及。早前市場已預期國美會發盈警,最初估計是盈利會大幅倒退,因為國美最大競爭對手蘇寧電器亦發盈警,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跌20%至30%,不過實際業務由盈轉虧。

    國美表示,公司提出多項應對挑戰的措施,包括大幅削減成本、調整成本結構,并透過退租及轉租方式降低店鋪的租賃成本,加快完成網上及店鋪采購及物流等方面整合,盡量提高毛利率及降低費用率。

    另一方面,思捷(330)業務復蘇進度較預定時間慢,摩根士丹利大削思捷目標價25%,至10.5元,該行認為,重塑品牌計劃由去年開始,但產品錯配及提升店鋪形象太遲,而且思捷會繼續加大折扣來清存貨。該行指出,思捷的關閉店鋪撥備、經營開支減少及歐羅疲弱會反映于今明兩年,預計今年度同店銷售跌3%。

    評論:經濟環境不佳,企業的發展陷困,上半年的盈利狀況更是難見樂觀,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保持觀望。而政府對經濟的刺激措施亦難見奇效,國美、思捷等以消費類為主的企業或許更是艱難。

    6、長建「抽水」集資最多31億

    上周公布亮麗業績的長江基建(1038),昨日收市后以折讓最多6.3%配售5000萬股,集資24億元,倘反應良好更可加碼至配售6600萬股,即集資額增至31億元,為該股5個月內兩度「抽水」。早前巿傳長建有意競購美國曼徹斯特機場集團的50%股權,相信此舉是為收購鋪路。

    傳欲購曼徹斯特機場鋪路

    長建上周四公布中期業績,截至6月底公司持有現金87億元,負債水平更較去年底削半至7%,可說不缺運營資金。不過昨日有銷售文件顯示,長建以每股介乎46.15至47.62元,較收巿價49.25元折讓3.3%至6.3%,配售5000萬股,若反應良好更可加碼至6600萬股,集資31億元。

    早前有指長建有意競購美國曼徹斯特機場的50%股權,機場目標是透過出售一半權益套現10億英鎊,即約120.5億港元。以長建今年6月底止持有現金計算,加上配股所得,持有現金可達118億元,接近美國曼徹斯特機場的收購價。長建亦于中期業績中表示,已具備雄厚資本實力以進行更多收購。

    長建于今年3月亦在公布全年業績后,折讓最多5.7%,以每股46.5元配售最多5500萬股,集資23億元,與今次集資規模相若。由于長建手頭資金充裕,巿場人士當時已預料資金將作為收購之用。

    評論:為公司后期的并購做準備,對未來企業的發展有利,不過以目前的市況來看,籌資的結果卻未必能很樂觀,畢竟,在全球經濟前景不定的前提下,投資者還是會把風險放在第一位考慮。

    7、險企擬準投資期指

    中國保險機構的投資限制有望進一步放寬。據路透社獲得的監管部門征求意見稿顯示,中保監擬允許保險資金參與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金融衍生品交易。

    在征求意見稿中,中保監還首次公布保險機構可在海外投資的金融工具類型,包括貨幣市場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以及不動產等;中保監并擬將保險資金對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投資上限倍增至總資產的10%。

    此外,中保監還擬拓寬保險資產管理范圍,保險資金可以投資境內商業銀行發起的信貸資產支援證券、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并可投資境內信托公司發起設立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及境內證券公司發起設立的有擔保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評論:保險股最近的漲勢相對理想,尤其在經過磨難之后,市場對保險的需求短期內會更加暢旺,而政府近期連續出臺的利好政策更會給內險股后期的表現提供有力的支撐。

    8、哈爾濱金鑫電氣 擬來港上市

    內地民企哈爾濱金鑫電氣計劃在香港公開招股,但時間表未定。負責金鑫融資業務的董事長助理馬超表示,盡管金鑫也嘗試接觸內地創業板和私募等融資渠道,但由于風險過高或者融資成本超出預算而最終放棄。另一方面,雖然企業偏向海外融資,但也非常清楚目前全球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可能會讓這種方式困難重重。

    哈爾濱金鑫電氣是一家為國內冶金、機械、重工、軍工等行業提供熱處理設備的企業,曾為三峽工程、中國一重等重大項目提供服務。金鑫總經理胡友山指出,國企在熱處理設備領域占據絕大部份市場份額,中小型民企想立足,主要靠技術創新。因此未來幾年發展方向是研發余熱回收和煙氣回收技術。希望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推陳出新,實現公司2013年的年產總量比現在翻一番,在內地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

    Dynam受外資青睞 配售已足額

    另外,日本彈珠機營運商Dynam昨日起公開招股,首日未錄孖展認購。不過,有巿場消息指,Dynam配售部份已獲足額認購,并獲不少外資基金青睞,預計可如期上巿。受臺風影響,公司將延長招股時間,截止日期延長至下周一(30日),掛牌日期亦將順延至下月6日。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潼南县| 德兴市| 绥德县| 福鼎市| 望都县| 金山区| 涟源市| 鹰潭市| 绥中县| 麻江县| 西城区| 宜君县| 刚察县| 湘潭市| 木里| 绥化市| 吉安县| 合川市| 东源县| 女性| 馆陶县| 苍南县| 句容市| 资源县| 凤庆县| 洛隆县| 安陆市| 桃江县| 育儿| 长泰县| 河间市| 耒阳市| 新闻| 无为县| 犍为县| 邛崃市| 凌海市| 阿克陶县| 濮阳县| 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