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加坡上周就操控利率向匯控(0005)及渣打(2888)等機構“開刀”后,香港金管局昨日亦表示,當局正在對若干數目的銀行展開跟進行動,當中包括匯豐,[香港注冊公司]是首次提及調查包括瑞銀以外的銀行,同時并暗示,調查自去年底展開之后,需時可能長達一年或以上。
匯豐:不評論 但會合作
去年中拆息風暴于英美爆發后,多國監管機構都隨即對涉嫌操控同業拆息的銀行展開調查,香港金管局則在去年12月,瑞銀被英美監管機構處分后才表示,將調查瑞銀在港元同業拆息(Hibor)報價上是否有不當行為。
昨日香港金管局發言人透過電郵響應傳媒查詢時說,自去年12月以來,金管局除調查瑞銀外,亦對若干數目的銀行展開跟進行動,以確定該等銀行在提交基準利率報價方面,是否有不當市場行為。該發言人并特別點名表示,若干銀行包括匯豐在內,以及多家國際及本地銀行。匯豐發言人昨日響應查詢時則指出,對金管局的跟進動作不作評論,但強調會和監管機構合作。
調查瑞銀 已審閱數百萬通訊紀錄[注冊美國公司]
金管局則強調,有關跟進行動仍在繼續,當局會在適當時間向公眾交代結果。至于對瑞銀的調查,當局已經審閱以數百萬計的溝通信息紀錄。由于需要翻閱大量文件及紀錄,外國相類似的調查所需時間通常超過一年以上。
除歐美監管機構外,亞洲各國亦早已展開調查,新加坡金管局便較本港快一步。當局日前完成查核,發現共有133名交易員試圖操控利率和外匯基準。當局處分涉事的20家銀行,當中蘇格蘭皇家銀行、瑞銀和ING都要繳付10億至12億坡元保證金,匯控及渣打共繳納9億坡元保證金。
事實上,早在英美爆出問題后,香港銀行公會于去年7月便已表示會檢討現行的Hibor定價機制,財資市場公會則在去年11月完成檢討報告,[美國公司注冊]但當時金管局一再強調Hibor未見異常,直至境外監管機構通報后,才開展對瑞銀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