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承接美股升勢,周一亞太區股市在季結日普遍上揚,以日、臺、星、泰及澳洲上升0.5%至0.9%的表現較佳,內地股市反復偏軟,但無阻港股季結進一步重返22,100水平。港股高開178點高見22,244后,資金續追捧中移動(0941)、內銀、內險、內房、汽車等板塊股,而股王騰訊(0700)亦反復上升起支撐作用,恒指最后以22,151報收,全日升85點或0.39%,成交660億元。港股首季終以下跌1,155點或4.96%結束,但季結前已完成尋底反彈,自21,130低位回升上22,000關水平,且已重返10天、20天線,今天可望重上50天線(22,172),4月市向22,500推進。
圍繞經濟層面的消息續支撐環球股市向好,[瑞豐香港公司注冊問與答!服務]上周五美國公布2月消費者支出增長,反映美國經濟在遭遇到嚴冬拖累增長放緩后重拾力度,數據公布后,美元再度走強。另一方面,李克強總理上周表示,不能忽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困難和風險,當前要有針對性地陸續出臺相應有力措施。李總理所言陸續出臺有力措施,市場視為連續四月PMI指數增速下滑后,總理向市場發出適時穩經濟、保就業的舉措的信息。兩地股市上周已重現資金入市擺脫大弱勢的局面,尤其港股季結前,基金大補倉及增持至為明顯,而港股首季跌近5%,絕對跑輸區內多個市場,形成了次季港股有條件成為其他市場獲利回流的低吸對象。
市場轉向追吸績優價值股
在互聯網、軟件股熱炒獲利之后,近日市場資金明顯轉向舊經濟股,特別是績優價殘的價值型股份,內銀四大行率先得力于去年業績均有雙位數增長,市賬率(PB)全部低于1倍、息率逾5、6厘,當中證監公布推行「優先股試點」之后,受長期沽空壓力的內銀除即出現大補倉活動,以中行為例,由上周初被壓至3元邊緣,到昨天再升1.1%升至3.44元,成交達13億元,較上周初低位回升逾14%。價值型股份獲追捧博反彈,其港地產股亦有較悅目表現,如新地(0016)升1.4%、恒地(0012)升2.8%、新世界(0017)升3.7%、信置(0083)升2.3%。講開又講,大折讓逾七、八成的麗展(0488)、麗豐(1125)也屬久沉的價值型投資股,在租金收益明顯增長、橫琴項目即將啟動下,麗展麗豐不失為短中線趁低收集對象。
京蘇浙發展太陽能電站
兩會之后,醫藥、新能源、安老等產業已成為重點推動增長的板塊,尤其在推動光伏太陽能發電更有指標性,在未來3年推升至裝機量35GW,勢成世界光伏發電大國。港企在發展光伏發電的最新動向,國投旗下的北京三吉利已與君陽太陽能(0397)旗下的北京君陽達成協議,成立四家合營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君陽占51%,三吉利占49%,[香港公司注冊]投資約2.4 億元人民幣,分別設于北京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盱眙縣和浙江嘉興市, 四家合營公司之主要業務將為太陽能電站建設、運營(須取得有關機構發出之一切必須許可)及太陽能電站技術咨詢服務;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產品及材料之研發;光伏電站及配套產品之銷售;及分布式發電廠建設、生產與銷售。
君陽昨日受消息刺激反彈7.4%,收報0.101元。目前君陽現金流穩定增長,持有銀行結余及現金約2億元,持有應收貸款約2.3億元,以及持作買賣證券約3.7億元。現金類資源總額高達約8億元,增長31%,為投資太陽能光伏發電貯備了充足資源。君陽凈資產升14%達10.55億元,高于目前總市值約8.98億元,市賬率約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