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消息,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港股本周上演好淡對決,資金持續流入,大市氣氛初步回穩,惟內地上周五晚殺出“半夜雞鳴”的28只新股名單,A股昨急挫1.5%,中證監昨晚再發布18只新股,國指恐首當其沖。
本周三最關鍵,聚焦匯豐中國制造業數據及首季業績,若數據差,市場仍憧憬救市。
據統計顯示,內地年初重啟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招股)期間,中港市場均受壓。當新股陸續上板,[怎么注冊法國公司]國指一周后急挫4.5%,恒指亦瀉4.7%。但值得留意的是,當時的負面因素還包括儲局開始退市、資金由新興板塊轉往傳統板塊。
交銀國際資產管理董事馮時暖預期,內地重啟IPO令A股受壓,料拖累估值相近的H股,要觀察上市步伐,若太急推,或對資金構成壓力。然而科網股有技術反彈,微博再升,對新經濟股有支持。
在美國新上市的微博,成為中資科網股表現指標,繼上周四升兩成后,昨晚早段再漲1成。截至美股收市,騰訊(00700)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折算報530.2元,較港上周四收市價累升4.7元,至于整體藍籌ADR表現,則相當于恒指升55點。
資金流入對股市有支持,據富瑞(Jefferies)統計最新資金流向數據顯示,4月10至16日一周,中港基金共流入3.86億美元(約29.9億港元),中國基金占23.3億港元,港股基金占6.6億港元。內地昨跌市,港匯仍高見1美元兌7.7533港元。
總理李克強稱適時啟動沿海建核電項目,利好核電股。霸菱資產管理亞洲多元資產部主管杜敬創表示,中國首季增長弱,市場預計次季更差,為達增長目標,下半年收回失地,認為央行有機會于次季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他指歐美都以量化寬松應付銀行債務問題,只有中國從緊,若真的降準,象征放寬銀根,將刺激港股,升幅隨時達兩成。
他認為相對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外國投資者更擔心銀行體制及壞帳問題,“如果我投資這公司,會否有日受銀行壞帳問題,而面對資金問題呢?無人知道。”故過去一年,投資中國意欲不強。
杜稱,目前仍偏好新經濟股,[注冊意大利公司流程]但科網股受累環球網股走資,短線表現較波動,傳統經濟股則較傾向中資保險、券商及消費股等。
農村銀行和合作銀行上周獲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博道投資高級合伙人兼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屬穩增長措施,多于政策刺激,但指內地去杠桿進展良好,3月貨幣數字已反映銀行“表外融資回落、表外融資健康發展”,相信新一輪“微刺激”從貨幣政策微調、投資政策放松等多管齊下,可望在第二季提升股市氣氛。
業績方面,占恒指比重17.9%的7只中資股,周三起公布首季業績,馮時暖預期,業績未必佳,因為農歷新年來得早及經濟稍放緩,企業盈利亦料減慢,第二季才會有望轉快,但仍會留意有否超預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