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報道,自2004年推出人民幣業務以來,香港的人民幣業務一直集中與內地之間的互動,這個情況將會出現改變。
人民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確定利用香港人民幣業務平臺,由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中銀香港(02388),向臺灣方面提供人民幣現鈔兌換、供應及回流的安排。據了解,有關服務可望在本季正式出臺,亦是香港人民幣平臺首次為其它地區提供服務。
任志剛︰港地位難被挑戰
金融管理局發言人表示,新制對香港人民幣的資金池,不會構成太大影響。不過,現任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坦言,人行利用香港人民幣清算行為臺灣地區提供人民幣現鈔清算服務,沒有“另起爐灶”,將海外人民幣業務分割,對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而言絕對是“可喜可賀”,而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將很難被其它離岸市場挑戰。
港平臺 首服務其它地區
對于為何不采取兩岸直通方式,反而選擇透過香港進行;人行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提問中指出,中國仍實行資本賬戶管制,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境外人民幣清算服務主要通過香港人民幣清算行進行。
發言人表示,與此同時,香港已有一套較為完善的人民幣業務管理辦法,有關業務的啟動、運作、拓展及風險管理都較容易安排。
他指出,目前的安排也是經過與臺灣方面協商后一致確定的,今次的安排將進一步為海峽兩岸人員往來提供便利,也為逐步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和加強兩岸貨幣管理合作奠定了基礎。
臺灣人民幣現鈔兌換業務自08年中開辦以來,一直是由兩家商業銀行提供服務——美國匯豐銀行及美國銀行。由于兩行可提供的現鈔數量,取決于其在市場上收集的金額,貨源不穩定、殘舊鈔多、兌換成本高等問題一直存在。
提供現鈔清算 凸顯優勢
今次兩岸根據09年簽署的《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通過香港平臺辦理現鈔兌換、供應及回流業務。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這是在原有機制上,新加入一條渠道;在新制之下,經許可的臺灣金融機構,可透過其在香港的分行,在市場吸收人民幣現鈔,若不足亦可以向香港人民幣清算銀行清算,確保臺人民幣現鈔業務公平、及時和準確。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歡迎有關安排,認為這凸顯了香港作為區內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兩岸三地的金融合作中,可以擔當重要角色,并且在促進金融發展方面作出更多貢獻。港府消息人士亦指出,新的授權會令香港在人民幣業務的基建和相關法例更完備,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金管局在新的業務下,亦有監管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