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內地與香港已就滬港通的交易結算安排、跨境監管協調等各項主要問題達成廣泛一致。兩地證監會關于執法合作、投資者訴求處理、投資者教育的有關安排,以及兩地交易所及結算機構的四方協議、業務實施細則等配套文件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馬紹爾注冊公司]兩地券商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熱情高漲。張曉軍表示,截至7月18日,內地、香港分別有90家、215家券商(經紀商)申請參與滬港通試點,分別占各自市場擁有經紀業務資格會員(參與者)總數的91%和43%。券商(經紀商)及其他相關各方的技術系統開發工作正在抓緊推進。
而根據總體進度安排,計劃分別于8月底、9月中旬進行兩次全網測試。全網測試后,滬港通技術系統準備工作將基本就緒。
隨著滬港通推進步伐的加快,其是否會引入增量資金,從而打開A股上行空間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申銀萬國分析師王勝表示,滬港通對A股的實際影響將較大。一方面,滬港通3000億元額度比RQFII的額度大,有著“受眾廣、成本低”的特點,外資投資A股通道寬度的邊際變化不容忽視;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全力推進改革,也為滬港通營造了積極的政策環境。
“滬港通的正式啟動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成為打破A股存量資金博弈格局的一股重要力量,或將促使A股擺脫弱勢格局。”王勝表示。
但也有分析師持謹慎態度。[注冊新加坡公司]國信證券分析師酈彬認為,滬港通的推出只是為兩地資本的互相流動開了一個小口,在資本難以完全自由流動的情況下,目前試點對一些估值差異明顯的個股影響可能較大,但還不可能使得兩地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完全趨于一致。因而滬港通不會打破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其對大盤的整體推動作用不宜高估。
盡管業內人士在滬港通對A股市場起到的整體作用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但不少分析人士對其推出后所產生的投資機會均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