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HK)自今年3月以來走出一波獨立行情,股價從低點112港元漲到目前的157港元,昨日創出近三年來新高;恒生指數同期半年來陷入箱體震蕩。如果投資者當下追高買入該股,付出的成本也僅與7年前香港政府的加碼價相當(港府以155.4港元增持)。
香港交易所是全球主要交易所集團之一,[新加坡公司注冊]2000年在香港上市,后來成為恒生指數權重股。事實上,在上一輪牛市中,由于其股價大漲,市值飆升,不時被稱為“藍籌股王”。現在,港交所依然是最貴的藍籌股,不過,股價相比2007年11月的歷史巔峰268.6港元仍有較大折扣。
在港交所官網上,其自我介紹為“按市值計是全球其中一家最大交易所集團”。根據路透社數據,港交所在全球交易所的市值排名中2010年至2012年均列榜首,2013年排名第三。
早先的港交所與內地的上交所、深交所一樣,都是純粹的證券交易所;14年前上市時則已經不同,相當于內地市場的深滬證交所、中金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以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這些機構整合于一身,前兩年又走出亞洲,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
1891年,[新加坡注冊公司]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機構——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成立,1914年改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這促成華資組建的交易所開業。1969年到1972年,香港相繼出現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并存的“四會時代”。1986年四家交易所合并,組建香港聯合交易所,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
2000年,根據港府建議,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合并,成立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并于當年在聯交所上市。
2012年,香港交易所以13.88億英鎊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這是全球最大的基礎金屬交易所,占金屬期貨市場交易總量的65%,占據壟斷地位。
港交所亦是本次滬港通的主要執行者之一。[注冊新西蘭公司]事實上,國內兩地市場的合作最近幾年已有鋪墊,2012年該所就與滬深交易所成立合資公司“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陸續推出跨境指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