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引述消息指出,人民銀行近期向個別銀行提供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為3.1厘,更較以往的抵押補充貸款低。
人民銀行繼去年向國家開發銀行提供抵押補充貸款后,再次進行該類貸款。若消息屬實,則是人行再次“定向放水”。
利率3.1厘提供“平錢”
由于抵押補充貸款涉及銀行以債券等資產作為抵押品,[注冊薩摩亞公司]向人民銀行以較國債更低的利率借“平錢”,操作類似歐洲版量寬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因此再次進行抵押補充貸款,被市場視為“中國版量寬”。
人行、財政部等部委早前發布地方債細則,一方面要求有發放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銀行,必須在地方債置換的過程中,認購收益率較低的地方政府債券。
另一方面,為提高債券對銀行的吸引力,人民銀行將地方債納入抵押補充貸款、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抵押品范團,讓銀行將認購的地方政府債券抵押給人行借“平錢”。
人民銀行官員其后于記者會上表示,將地方債納入抵押品范圍,不代表人行實時會向市場注入相應資金,或采取類似量寬的操作。
不過,若路透昨日的報道屬實,則是人行落實再次透過抵押補充貸款向銀行注入資金,以支持經濟。
無提貸款銀行及金額
報道引述兩名消息人士,但并未提及人行此次提供抵押補充貸款的銀行名稱或貸款金額。
人行進行抵押補充貸款始于去年,中國政府披露人行去年向為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提供一萬億元人民幣長期資金,利率較市場利率低約一厘;惟內地當局并沒有定期披露抵押補充貸款資料,透明度很低。
外電引述消息指出,內地當局正考慮推出第二輪地方債置換計劃,額度最多達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額度待國務院批準
彭博引述不具名消息稱,第二輪的地方債置換,地方政府發行債券以替換快到期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等債務,額度將會介乎5000億至1萬億元,而有關新增的額度仍須經國務院批準。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年3月出席博鰲論壇時表示,在首批一萬億元的地方債置換之后,可能還會準備第二輪的替換,但要視乎首批置換地方政府自行發債的情況。
財政部、人民銀行等部委早前已就地方債發布細則,要求今年首批一萬億元置換地方政府債務的債券,在今年8月31日前完成發行。上月中江蘇省政府發行債券,利率低于預期,但市場需求并不強。
人民銀行為提高地方債的吸引力,將其納入抵押品范圍,變相增加一個向銀行放水的渠道,被視為“中國版量化寬松”。
根據國家審計署2013年的審計結果,地方政府債務達17.9萬億元,當中地方政府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達10.9萬億元,多為期限只有兩三年的貸款;而通過置換為期限較長、利息成本較低的債券,可減輕債務負擔。
評級機構穆迪高級分析員諸蜀寧表示,須置換的地方債為地方政府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但并非10.9萬億元全部要換成債券。他指出,每年會置換當年快要到期的部分,今年有1.86萬億元地方債到期,而首批置換金額為一萬億元,明年到期的地方債達1.26萬億元,若有新增額度,或會在明年執行。
中國經濟疲弱,加上A股本周有大量新股凍資,但A股不跌反升,因人民銀行傳再度出手“定向放水”,近期向特定銀行發放PSL(抵押補充貸款,期限介乎3個月至5年),地方債置換又傳出會再推出一萬億元人民幣額度,兩大重磅利好消息刺激,“春江鴨”狂掃內銀股,帶動滬深股市急漲4.7%及5.1%。
A股上周四暴跌6.5%,內地散戶驚魂未定,怎料兩日過后“瘋!痹佻F,并有報道指基金減持創業板股換馬藍籌股,令部分網民深感不忿。滬綜指昨早漲2.8%,午后更突破4800點,以4828點收市,升幅達4.7%,創逾4個月最大單日升幅;深成指收報16917點,漲817點(5.17%)。惟兩市總成交18096億元人民幣,較上周五減少5%。
夜期大低水424點
恒指6月首日低開51點,最多曾跌183點,其后在A股帶動下抽升逾300點,收報27597點,升172點或0.63%,主板連創業板成交1679億元。因部分大藍籌本月除凈,恒指夜期收報27173點,跌57點,低水424點。截至今晨1時,ADR港股比例指數報27449點,跌147點。
彭博昨天早上10時許引述消息報道,財政部正討論地方債置換額度加倍,第二筆置換額度介乎50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下午4時許,路透又引述兩位消息人士指出,人行近期針對特定銀行進行抵押補充貸款操作,利率降至3.1%,以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長城證券首席策略師汪毅表示,市場原先十分擔心上周四的定向正回購,今次定向放水證明人行貨幣政策沒有轉向偏緊,而且人行透過收短錢、放長錢,降低實際利率,利好宏觀經濟,看好滬綜指短期在5000點左右爭持。
占滬市市值30%的金融股,成為A股升市火車頭,銀行、證券及保險股平均升幅達4.9%,交行(03328)A股漲停板;石油股及房地產股也大升6%及4.9%。
星展唯高達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灝澐相信,地方債置換規模會陸續加碼,降低銀行壞賬風險并改善流動性;A股仍是資金牛市,債券及樓市牛市完結,局限資金只能往股市投資,MSCI可能于6月10日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及深港通隨時宣布,均利好A股未來一兩個月續可跑贏H股,但下半年港股應跑贏A股。
內地基金換馬藍籌
內地基金經理正不動聲色減持創業板,資金或轉投藍籌股。內地《每日經濟新聞(微博)》引述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數據報道,大中小型基金上周均見減倉,但跌幅不超過0.6個百分點,減倉量大的基金多偏好新興產業投資。內地券商開始推薦銀行股,稱今年以來只漲7.8%,遠遜大市40%升幅。國泰君安指出,銀行股一定不會缺席牛市,有望奮起直追,估計有50%上漲空間。
不過,愈來愈多外資警惕A股泡沫風險。施羅德6月投資專訊指出,雖然A股升勢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鑒于估值偏高、新股發行大幅增長、企業盈利持續惡化及資本外流,正處于極易發生調整的水平,不宜高追,單憑折讓而買H股亦不合理。
滙豐證券亦警告,[注冊盧森堡公司]A股杠桿率已高于美股,愈來愈容易因監管風險而受創。內地孖展融資已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加上傘形信托等貸款高達1.4萬億元人民幣,令A股總杠桿率達15%,多于紐約股市的11%。
另外,據披露權益資料顯示,摩通于上月26日場內減持港交所(00388)約1080.57萬股,每股平均價308.618元,套現近33.35億元,好倉由6.14%降至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