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港媒報道,工銀亞洲(00349)私有化計劃終于落實。工商銀行(01398)昨舉行董事會,并于其后公布決議公告,表示已通過一項將工銀亞洲私有化的議案,當中包括純現金要約,不過由于議案須待有關部門審核,故此未有公布方案詳情。
根據港交所披露權益資料,工行現持有工銀亞洲約72.04%股權。以停牌前收市價及撇除大股東持股后的市值計算,工銀亞洲的流通市值約為98.2億元。雖然母行已發出公告,但工銀亞洲則暫未有公告,亦未知何時復牌。工銀亞洲于周二停牌,停牌前報23.05元;在私有化憧憬及“賣盤概念”帶動下,一眾中小型銀行股價昨挾勢連續第二日上升。
自招商銀行(03968)于2008年底以市帳率(PB,即股價除以賬面值,愈低愈吸引)3.1倍高價收購永隆銀行,市場赫然發現本地中小型銀行有價,工銀亞洲目前市帳率約為1.5倍,估值屬市場上便宜之選,故此母行趁機將之私有化的消息亦不脛而走,不過始終未有實現。中信銀行(00998)亦于2008年10月以1.4倍市帳率將中信國金(已除牌)私有化。
工銀亞洲最近一次響應私有化問題是于去年3月,當時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陳愛平表示,母行并無私有化計劃。
明富環球香港亞洲金融研究部主管陳昔典表示,私有化可解除工銀經常受資本及關連交易限制,預期工行要支付2至2.5倍溢價,才可成功私有化工銀,按去年底每股賬面值計,每股作價約27.4至34.25港元,以現在“街外”流通股份約3.98億股為基礎,2.5倍賬面值的估值計算,私有化作價便高達136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