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報道,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環境下,香港冀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一直爭取資金回流內地投資的渠道,以進一步深化本港人民幣市場。然而,市場引頸以待的小QFII,即境外人民幣透過本港中資券商及基金公司投資于內地A股市場,出臺時間一拖再拖之際,回流內地債券市場的通道,卻搶先放行。
內地先放行債市 減外圍沖擊
在全球資金泛濫、熱錢涌進亞洲的背景下,有財資市場人士指,事態發展反映內地監管當局傾向進一步押后小QFII的推進,先開放監管較嚴謹、風險較低的債市,以減低外圍波動對內地股市的沖擊。
星展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高級副總裁王良享指出,雖然目前尚未知道,香港銀行獲批投資內地債券的額度,但由于已有渠道讓本港人民幣資金回流內地,小QFII的開通有機會延遲,或其規模會較早前預期的100億至200億元更小。不過,中金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張智威認為,兩條資金回流渠道可并行,主要因為內地允許資金流入的額度不會很大,“相對內地龐大的貨幣總量而言,不會構成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