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首次動用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對方貨幣,使用中韓本幣互換協議下4億韓元(約合240萬元人民幣)資金支持企業貿易融資。
此次動用韓元的具體做法:中國央行將韓元資金借給商業銀行,由商業銀行向企業發放貿易融資貸款,企業用以支付從韓國進口的貨物和服務貿易。
該筆資金交易已由交通銀行成功申請啟用,[注冊新西蘭公司]記者日前從交行一名內部人士處獲悉,韓國“現代汽車”或成為首個“吃螃蟹”的企業。
而在中韓貨幣互換資金啟用后,兩國貿易可用本國貨幣結算有助于大幅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從而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交行近日表示,申請使用的中韓貨幣互換資金成功到賬,貨幣互換金額為4億韓元,期限6個月,通過開立在友利銀行(中國)的賬戶入賬,向中國境內的韓資企業發放韓元貸款,用于企業進口支付。而據本報記者獲悉,該韓資企業或是現代汽車。
2011年10月26日,[新西蘭公司注冊]中國央行與韓國央行續簽中韓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由原來的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擴大至3600億元人民幣/64萬億韓元,有效期三年。去年年中,中韓兩國已經同意延長中韓貨幣互換時間至2017年,如有必要將擴大貨幣互換范圍。
而兩國貨幣當局簽訂互換協議以來,韓國央行多次動用人民幣資金。盡管此次動用的韓元規模在互換資金中的占比甚微,但在中韓經貿往來日益密切的背景下顯得意義重大。
中國央行表示,兩國貨幣當局動用本幣互換資金通過商業銀行為兩國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支持,有利于加強雙方金融合作,降低兩國企業融資和匯兌成本,促進雙邊貿易發展。韓國央行同日表示,使用韓元互換資金可以鼓舞貿易結算中對當地貨幣的使用,商業銀行可以從中擴大其國際商業策略范圍。
“韓國目前更傾向于國外的資本輸入,以維持國內金融市場 的穩定。韓國需要人民幣,此舉可以真正將人民幣輸出到韓國;而將人民幣輸出,也是現在中國最想做的事情,可實現雙贏。”中國依戀集團資金部經理姚家楨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該韓資企業與交行有多年的業務合作。
“交通銀行推介企業嘗試,[新西蘭注冊公司]希望將人民幣輸出規模化常規化,這符合國家的政策需求。”姚家楨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的銀行在韓國的業務推廣比較局限,通過依托外資銀行輸出韓幣,輸入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元貨幣資產,來維持韓元的匯率穩定,也有助于韓國資本市場的穩定。
不過對于韓資企業本身而言,姚家楨認為其在貨幣互換中享受到匯率優惠的收益或相對有限,尤其對于貿易規模不大的企業來說。“同為韓資企業,我們也處于觀望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