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傍晚,暴雨導致湖北恩施鶴峰縣躲避峽山洪暴發,多人被困。截至5日17時許,已有61人獲救、12人死亡、1人失聯。
事發前,躲避峽雖未開發,但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當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獲悉,當地相關部門已在躲避峽設置警示標和警示牌,明確告知游客該區域屬未開發,禁止進入。此外,當地多部門已聯合在躲避峽主要入口設置值班點勸阻、攔阻想進入躲避峽游玩的游客。
躲避峽因暴雨引發山洪
致12人死亡1人失聯
8月4日傍晚,暴雨導致湖北恩施鶴峰縣躲避峽山洪暴發,多人被困。據央視消息,截至5日17時許,山洪已導致12人死亡,1人失聯,另有61人獲救。現場救援人員仍在進行拉網式搜索,排查是否有其他人員被困。
據了解,當天進入躲避峽的人員多為外地分散的自駕游人員,有的游客由當地村民或“野導游”帶領進入。
陳琳(化名)的姐姐跟幾個朋友進入躲避峽游玩后失聯,8月5日凌晨0時許,陳琳告知北青報記者,姐姐已經被搜救隊找到,跟家人進行短暫通話時說:“這次我們也都吸取了教訓,下次千萬別去未開發的景點游玩了。”
未開發卻成網紅打卡地
部分游客自行冒險前往
8月5日,記者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以“中國仙本那”“躲避峽”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看到,從2018年初就陸續有用戶上傳在躲避峽游玩的視頻、攻略,其中還有躲避峽附近經營農家樂的村民發布帶游客在躲避峽游玩的視頻招攬生意。
一位今年6月剛去過躲避峽游玩的胡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就是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躲避峽的視頻,想去打卡。“去躲避峽的路特別難走,從恩施到鶴峰的大巴要3個多小時,從鶴峰去躲避峽附近的村子要1個多小時,村里的向導帶我們去躲避峽還得爬一個小時的山。”
而到了躲避峽,胡女士發現跟想象中也有一定的差距。“人挺多的,不像視頻里那種世外桃源的感覺。而且我們到了才發現,原來躲避峽不是正規的景區,沒有門票,都是當地人自己的皮劃艇和木船。”
據胡女士介紹,躲避峽整個劃船游覽的路程并不長,途中能停四五次拍照。“我們3個女生為了拍照都是穿的裙子和涼鞋,也沒有穿救生衣,現在回想起來挺危險的。”
躲避峽游玩存在風險
當地網友勸游客別來
記者注意到,在該視頻平臺上,最近的躲避峽游玩相關視頻拍攝于8月4日上午。發布者“侄大少”表示,自己8月4日上午剛去過躲避峽,與下午的洪水擦身而過。
從“侄大少”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游客們乘坐著黑色的皮劃艇在狹窄的峽谷中前進,每艘皮劃艇上有一位專人劃槳控制船只,一艘皮劃艇乘坐6到8人,不少皮劃艇上還有兒童乘坐。值得注意的是,視頻中拍到的所有乘客都沒有穿救生衣。
事故發生后,不少網友也在各個躲避峽游玩視頻下留言告誡其他人不要再前往,其中不乏恩施本地網友。其中一位恩施網友表示,躲避峽位于屏山峽谷的上游,尚未開發。“躲避峽都是當地的黑導游帶著去的,安全沒有保障,不推薦游客前往。”
5日下午,記者以游客身份聯系上一位當地農家樂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林筱丹(化名)發來了當地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屏山旅游安全管理的通告》,并表示她5日已經主動聯系預約本月中旬到躲避峽旅游的近40位游客,通知對方躲避峽去不了了。
多部門聯合設值班點
在入口勸阻游客進入
此外,7月24日,鶴峰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公安局、文化和旅游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應急管理局六個部門曾發布《關于加強屏山旅游安全管理的通告》。通告稱,由于屏山景區大部分區域未開發建設,尚不具備接待游客條件,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屏山景區未開發區域實行封閉管理。封閉管理期間,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擅自帶領游客進入屏山未開發區域游玩,嚴禁任何車輛從事非法營運行為,嚴禁任何船舶(含皮劃艇)進入屏山未開發水域非法經營,一經查出,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
5日下午,記者從鶴峰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獲悉,通告發布后,尚未接到有人發布到屏山未開發區域的旅游宣傳及招攬信息的投訴。但在該通告發布之前,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網友相關視頻,并在躲避峽設置警示標志和警示牌,明確告知驢友:此區域未開發,禁止進入游玩。“我們多部門聯合成立了專班,在一些入口設置值班點,勸阻想進入躲避峽游玩的游客,對于不聽勸阻的,為安全起見,我們也強行攔下不讓進。”
同時,鶴峰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表示,躲避峽地形復雜,入口較多,“由于人員有限,我們設置勸阻游客的值班點一般在主要入口,可能有別的入口是我們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