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礦石進口數據昨天出爐,去年我國進口鐵礦石6.18億噸,比2009年減少1.4%,這是自1998年后12年來中國進口鐵礦石首次同比下降。不過花費的美元卻增加58.4%,花費總額超過794億美元。
進口下降對歷年來飽受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澳大利亞必和必拓三大巨頭擠壓的中國鋼廠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但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提醒,這一趨勢或不具備可持續性。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單看12月,我國鐵礦石進口5808萬噸,花費84.87億美元。進口量比上一年度同期下降6.6%。不過,從環比數據上看,12月環比11月增加,而11月比10月增加。
之所以如此,業內人士解釋,是因為鋼廠已經看清三大巨頭會在2011年第一季度漲價,所以在價格較低時增加進口量。西本新干線信息總監盛志誠稱,去年年底鐵礦石進口量、囤積量連續增加。國內鐵礦石港口存量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5日港口庫存量為7280萬噸,在2010年最后一天增至7700萬噸,前后增加近400萬噸。
從全年看,我國鐵礦石進口量6.18億噸,比2009年減少900萬噸。事實上,截至去年12月底,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已有8個月下滑,截至10月是連續7個月同比下滑,這一趨勢只在11月被打斷。不過,去年進口鐵礦石花費卻增加了超過29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