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表示,去年我國對稀土產業的一系列政策改變,如縮減稀土出口配額、加速稀土產業整合等措施,已經發出了獲取國際定價權的信號彈,并初步取得了成效,為了進一步穩定這來之不易的定價權,今年,我國將延續和優化去年采取的措施。具體的措施將分為四部分進行,一是對上游資源開采企業進行整合,制止盲目、過度開采對資源的浪費,保護環境;二是鼓勵下游產品生產企業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謀求進步,吸引各種資本介入,并不排斥帶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外資進入;三是積極應對國際壓力;四是成立行業協會來促進政策的實施并對行業、企業進行監管。
2009年打響的“稀土保衛戰”已取得初步成效,稀土價格正在由“土價”向正常價值接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CCIEE)昨日發布的CCIEE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顯示,稀土指數一年來上漲了近五倍。相關專家認為,這一結果促使我國稀土資源得到了進一步保護,短期內稀土價格仍將上漲,盡管由于開采業、礦區資源都比較分散,難以集中統籌管理,形成鐵礦石那樣的價格談判機制尚不具備條件,但仍需為此而努力。
產業規劃
提升新一輪出口價
昨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去年下半年我國對稀土行業的嚴格整頓是稀土出口價格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世界稀土價格持續上漲,對我國稀土價格亦有聯動影響。報告做出預測,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復蘇勢頭良好,需求保持穩定較高的增長,供給縮減將影響世界稀土價格保持繼續上漲。
由于我國稀土產業五年規劃已正式出臺,可能會帶動稀土出口價格新一輪上漲。在2012年之前,全球范圍內新的稀土開采格局難以形成,稀土價格還會持續走高,2012年以后,稀土價格將因供給的補充而趨于平衡,但依然存在一定供需缺口。
“我國稀土出口價格目前的上漲幅度和未來的上漲預期都很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觀經濟處處長王軍認為,出口價格的提升,有效保護了國內稀土資源不被過度浪費,環境不被過度破壞,也為國內企業帶來了效益的提升,但稀土作為我國少數能夠獲取國際定價權的資源,目前的出口價格仍然較低,從價格上不能明顯地顯示出資源大國優勢。
分布松散
中稀協短期內難挑談判重任
截至2009年底,我國探明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占世界36%;產量則為12萬噸,占世界產量的97%。對于推出系列稀土保護政策的原因,國元證券高級研究員蘇立峰認為,我國“十二五”期間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稀土是一大批產業的必需物資,保護稀土不僅僅是出于政治意義,也是為了滿足國內未來的巨大需求。
王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我國目前稀土資源的儲備量和產量,有足夠的優勢使其成為我國在國際上獲取較大話語權的戰略武器。這一武器的應用成為稀土行業迫切解決的另一個課題,前不久行業消息顯示,被寄予厚望的中國稀土協會有望于今年5月掛牌成立,其是否會通過成立價格談判機制來鞏固定價權,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樂觀者認為,協會能像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那樣,通過價格談判機制進一步保護國內稀土資源,帶領我國稀土產業在國際上鞏固已經初步獲得的定價權。
然而,定價權的取得并不能夠一蹴而就。王軍認為,由于我國稀土開采業、礦區資源都比較分散,難以集中統籌管理,目前成立像鐵礦石那樣的價格談判機制尚不具備條件。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成立之初,還是做好政府、企業和行業之間的紐帶,促進稀土產業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而稀土最終會以何種形式來獲取稀土定價權,還得看我國對稀土產業的整改狀況以及國際稀土行業發展趨勢來定,目前方向尚不明朗,但建立價格談判機制依然是首選。
鞏固保衛戰成效
應加速產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