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危機使中歐外貿風險顯著上升
陳先生是一家義烏外貿企業的老板,主要經營對歐洲國家的兒童玩具出口。上月初,他的一個德國老客戶向他訂了一批兒童積木和玩具車,在得到部分訂金后,陳先生按時發貨。可1個多月過去了,老客戶的貨款遲遲不到賬,陳先生打電話到該客戶公司詢問才知道,這位德國客戶已經在最近申請破產了,陳先生的這批貨物還堆積在漢堡某港口的倉庫里。在陳先生為了貨款之事焦頭爛額之際,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最近也接到了多起外貿企業報損案件,主要集中在玩具、建材、機電和紡織等領域,報案企業以杭州、金華、溫州地區較多。金華愛童樂玩具出口企業老板鄭先生說,目前他們所接的訂單中六成來自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包括合作多年的歐洲老客戶在內,所有客戶都必須在下單前預付30%至50%不等的貨款,這樣能有效降低企業回收貨款的風險。鄭先生多年從事與歐洲的貿易,他提醒,目前手上仍有希臘等國訂單的企業應盡早出口,盡快收回貨款,同時還要盡量避免使用匯率波動頻繁的歐元結算。應采用匯率較穩定的美元結算,并通過遠期結匯、出口信保等方式,將匯率波動的風險降到最低。“企業要留意保存與希臘等國客戶間的往來郵件,若出現違約現象,這些郵件可作為有效證據,企業可通過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