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外部需求嚴重不足、出口成本快速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直接導致了我國外貿增速的回落。[注冊伯利茲公司]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8398.4億美元,同比增長8%。
8%的外貿增速,不僅比去年同期大幅降低,也是近年來不多見的個位數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7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說,“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8%的增長已經超過預期,來之不易。”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還在增多,處于“爬坡”中的我國外貿必須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在保持住低位回穩勢頭的同時,做好迎接更大挑戰的準備。
外需低迷成為最大變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可以“風景這邊獨好”,卻難以獨善其身。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進程緩慢,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問題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信心低迷,需求嚴重不足,我國外貿面臨嚴峻挑戰。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對德國出口已經連續4個月下降,對法國出口也已連續3個月下降,對意大利出口更是連續10個月下降。今年上半年,作為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的歐盟已被美國所取代,然而,美國經濟回暖的勢頭仍不穩固,其對我出口產品的需求也未回到以往有過的水平。
歐債危機也波及到亞洲及周邊國家(地區)市場,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市場需求萎縮。今年以來,我國對日本、新加坡等國的出口也有較大幅度下滑。與此同時,受自身經濟發展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對華直接投資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長期以來,我國對外出口中,外商投資企業所占比重均超過50%。而從去年11月份開始,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連續6個月下降,外資對出口貢獻正在不斷減弱,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國外貿的增長。
從內部環境看,隨著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成本的上漲,我國出口產品綜合成本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些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訂單已經開始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轉移。
國際市場的不振,還帶來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由此引發的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增多。
據統計,上半年,我國共遭遇了18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40起,同比增長了38%,涉案金額3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6%。
在貿易摩擦不斷增多的同時,貿易風險也在逐步加大。今年1至5月,僅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福建分公司就受理了報損案件143起,增長了30%,其中歐洲市場報損53起,增長了212%。盡管貿易保護主義對保持全球經濟穩定增長不會帶來任何益處,但它對我國外貿發展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展望未來經濟走勢,[注冊法國公司]最大不確定性仍然來自全球經濟。專家指出,未來影響中國經濟走勢的最大變量還是外需,在世界經濟走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們要未雨綢繆,做一個有準備的應對者。
低位企穩預期向好
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增速回落至個位數的8%,盡管離10%的目標尚有一定差距,但仍不乏可圈可點之處,總體上保持了低位回穩、平穩增長的回暖態勢。
“我們認為,這個增長是來之不易的。”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是穩步“爬坡”,實現了9.2%的增長。盡管這樣的增長比起前兩年仍屬低位運行,但在全球10大貿易體里,我國的出口增長應該說是最快的。
從最近3個月的數據看,外貿形勢有好轉跡象:經季節調整法調整后顯示,4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僅為6.1%,5月回升至11.1%,而6月份繼續回升到12.4%。總體上看,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同比分別增長了8.6%、10.5%和6.5%,比一季度環比增加了14.1%,外貿進出口呈現溫和反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研究員張麗平告訴記者,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出口比較集中的時期,這意味著,三、四季度我國外貿發展有望繼續保持著當前回暖向好的趨勢。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看來,當前我國與外貿有關的退稅、信貸等政策均已比較穩定,而人民幣匯率在一定時期內也將保持相對穩定。此外,最新公布的6月份CPI增長也創下29個月以來的新低,這使得我國外貿企業的成本壓力進一步緩解。
繼續打好外貿“組合拳”
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要想實現今年外貿“保十”目標,尚需付出艱苦努力。
多位專家表示,雖然我國外貿依存度已從高峰時的67%回落至50.1%,但穩定外需對于穩增長仍具有重要作用。要在穩定傳統市場的同時,深度開拓新興市場,不斷擴大高技術、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同時,繼續用好政策“組合拳”,加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前瞻性,不斷加大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和節奏,鞏固我國外貿回穩向好的發展勢頭。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出臺政策調控措施,先后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兩次降息,為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前,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意見》,國內首個《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也同期發布。
專家指出,政策效應通常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意味著上述政策效應將會在下半年得以集中釋放,會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形成實質性的利好。針對下半年外貿形勢,還應在以下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繼續穩定和完善對外貿易政策,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外貿融資,提高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面和服務水平,幫助外貿企業減少出口業務風險,增強開拓市場的信心;
積極擴大進口,完善進口貼息、[注冊意大利公司]進口信貸、進口便利化等政策措施,在促進貿易平衡發展中不斷優化我國經濟結構;
進一步推進貿易自由化,加大貿易摩擦的應對力度,積極利用世貿規則和法律法規保護國內產業健康發展。
我們還要看到,政府在促進外貿增長中的引導與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核心環節仍在于企業自身。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作為經濟活動主體的企業需要搶抓機遇,主動求變,在調結構轉方式中轉型升級,只有真正“調到位”、“轉上去”了,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盡管面臨很多困難,盡管形勢還很嚴峻,但是我們仍然很有信心,經過努力,我們完全能夠實現全年外貿的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