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深圳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深圳口岸鞋出口總體恢復良好。經深圳口岸出口鞋14.8億雙,同比增長51.5%;價值30.3億美元,增長31.4%。其中,東盟市場由于雙邊自貿區建立需求大增,歐美傳統市場也實現較快增長。但專家提醒,匯率、成本、壁壘等三大因素或對下半年出口產生影響。
海關貿易專家向記者介紹,三種因素將對未來我國鞋類商品出口產生影響。首先,自6月人民銀行宣布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創出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歐元的持續貶值也令國內鞋類產品對歐出口面臨巨大壓力。
其次,原料成本上升削弱產品出口價格優勢。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各國政府大規模投放的資金令市場面臨通脹壓力,主要生產原料如皮革、橡膠(資訊,行情)等漲幅明顯,勞動力價格在普遍招工難的刺激下也出現較快上漲。生產成本上升令行業產品固有的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弱,出口競爭力有所下降。
再有,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的大環境下,我國鞋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易受技術壁壘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