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中下旬起一路下跌的鋼材價格,本周終于迎來恢復性上漲。近日國內20多家鋼廠大面積上調產品出廠價,鋼材現貨價格也集體上揚。記者昨日調查發現,鋼價回暖讓此前被“套牢”的廈門鋼材貿易商心情放松不少,而建筑商們則開始為成本增加發愁。
貿易商笑了
愁眉苦臉了3個月的王平,最近兩天終于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昨日,廈門眾達鋼鐵又一次上調市場公開價,其旗下產品多數已上調了20元/噸。此外,日前超過20家的鋼廠不約而同地上調了出廠價格。受此帶動,廈門市場鋼材現貨價格也開始上揚。
王平經營著廈門一家老牌的鋼鐵貿易公司,自4月中旬以來,由于國內鋼材價格的持續下跌,王平手中的存貨幾乎每天都在蒙受損失。在他的倉庫里,囤著3萬噸的鋼材現貨,每下跌20元/噸,他的賬面就會損失60萬元。
4月中旬,國內鋼價一度沖到4600元/噸,隨后一路走低,上周最低時跌至3700元/噸。以平均500元/噸的跌幅計算,王平3萬噸鋼材的賬面價值上已經縮水了1500萬元。
雖說眾達鋼價上調的幅度不大,但對王平來說還是有如打了一針強心劑,希望這是自己能 “解套”的一個信號。
建筑商發愁
與王平相反,建筑商葉先生最近卻有些郁悶。
“現在樓市低迷,在廈承建項目本就不易,鋼價的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葉先生告訴記者:鋼材占建筑商總成本的7成多,因此一個項目能不能掙錢,多數時候得看鋼價行情。鋼價的上漲意味著建筑成本又將增加。
據葉先生介紹,建筑商與開發商如簽的是長期合同,多數時候也會綁定一個價格,在約定價格區間內自己承擔風險,超出部分則雙方風險共擔。不過由于這幾年鋼價波動太大,開發商為了回避風險,現在與建筑商簽訂的合約多數是隨行就市。而隨行就市對于短期項目的影響比較大,對周期較長的項目影響比較小。
不幸的是,葉先生現在手中的項目多是短期,這意味著他只能自己承擔鋼價上漲帶來的損失。
反彈或曇花一現?
近日出現的反彈是否表示鋼價已否極泰來?對此,接受采訪的廈門鋼鐵貿易商看法不一。
有貿易商認為,由于此前鋼價持續下跌3個月,部分鋼材品種市場價已經逼近甚至低于鋼廠的生產成本。國內部分鋼廠以”暑期設備檢修 “為由開始限產,導致市場現貨不足,部分鋼材品種出現斷檔,因此鋼材迎來一波反彈也在預料之中。
而中聯鋼分析師張平則認為,目前這一輪漲勢能否持續依然存疑,很可能是經銷商和鋼廠“無奈”下的救市炒作。我國制造業的二次去庫存進程還未徹底,市場鋼鐵需求也未見好轉跡象。因此此輪上漲缺乏基本面的支撐,可能只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