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印貿易摩擦愈演愈烈 電信禁購僅是冰山一角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兩國的經貿合作不斷涌現新的契機。

      2009年2月3日,孟買,印度航空一架客機飛過一座貧民窟,準備降落在附近的機場跑道。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兩國的經貿合作不斷涌現新的契機。

      “世界上最具外資吸引力的前三個國家中,中印占了兩席,”2010年1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印貿易投資論壇上,印度商工部部長阿南德·夏爾瑪說道,“然而,我們的互相投資水平仍然比較低。”

      據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10月底,中國對印度非金融類投資總額為2.5億美元,印度對華累計投資總額為3.3億美元,這樣的比例在兩國各自的利用外資總額中并不高。

      不僅如此,兩國的貿易摩擦從未中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中興和華為公司絕非首批在印度投資遇阻的中國公司,在過去幾年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涉及的范圍也遍布各個行業。

      印對華反傾銷最多

      中印兩國的貿易摩擦,可以從連年增長的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窺見一斑。

      “對華的反傾銷訴訟,在過去是美國最多,印度排第二,現在呢,印度成為最多的那個國家了,”中國南亞協會副會長、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文德富教授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光是一年,就有好幾十起。”

      據悉,自上世紀90年代對中國發起第一起反傾銷調查起,印度就不斷對中國商品揮動反傾銷“大棒”,在近年來更是一躍成為對華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2010年還未結束,“中國制造”的鋼鐵、藥品和化工產品等均遭到印度的反傾銷調查。

      2010年1月,印度兩家主要玻璃纖維生產企業向印度商務部提起申訴,對來自中國的玻璃纖維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玻纖(600176,股吧)表示,一旦印度最終認定中國出口的玻璃纖維產品存有傾銷事實并因此對其國內同行業造成損害,將對中國反傾銷調查項下輸入印度的玻璃纖維產品征收一定幅度的反傾銷稅。

      到了2月,中國對印度的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又再度掀起波瀾。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發布了對原產于中國的青霉素G鉀和中國產6-氨基青霉烷酸反傾銷調查的初裁公告。在初裁中,印度反傾銷局認定進口產品給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需要立即征收臨時反傾銷稅。

      電信行業也未能幸免,從2009年12月8日開始,印度財政部就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同步數字傳輸設備(SDH)征收臨時反傾銷稅。這項公布一出來,華為和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出口印度市場的SDH設備,成本和價格將至少提高30%。

      “過去是絲綢類等紡織品,現在主要是化工產品、汽車零部件配件之類的,尤其化工類最多。”文德富透露。

      不僅如此,這些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的涉案金額均十分龐大,僅2008 年一年,印度對外反傾銷涉案金額就高達16.7 億美元,比2007 年增長20 倍,嚴重影響了中國出口企業的正常發展。

      貿易保護還是政治擔憂

      為什么中印兩國的貿易會頻頻出現這種摩擦?在很多分析看來,除了有貿易保護的需要,還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中印兩國摩擦不斷,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中國企業本身市場的壓力;第二,是它(印度)把這個壓力看成是對印度企業的威脅;第三,不僅看成是對印度企業發展的威脅,甚至還看成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文德富教授分析說道。

      在他看來,由于某些行業印度發展水平還不如中國,中國企業在印度市場份額一旦占多,就會使得當地企業感受到巨大壓力。“中國企業不去,它的一些行業也發展不起來。其實,對于他們來說,這種壓力變成動力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他們過分擔憂了。”文教授說道。

      不過印度方面并非人人都對此表示贊同。《亞洲時報》分析認為,在印度,很多人擔心,對華貿易赤字的增大,將對本國產品出口帶來消極影響,除此之外,對于印度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也極為不利。

      的確,對于很多印度人來說,兩國貿易關系最為不利的消息就來自日益增長的對華貿易赤字了。2004年,印度對華貿易還保持著17億美元的順差,到了2006年,就變成了41.2億美元的逆差了,2008年,這個逆差更是擴大到112億美元。

      印度駐華大使拉奧琦(Nirupama Rao)2007年就對中印兩國的貿易赤字表示擔心:“印度只能在有限的時期內忍受對華貿易赤字,超過這個時限,貿易這項雙邊關系中的‘積極因素’就會出現消極的色彩。”

      “這(貿易赤字)本是國際經濟交往中常見的現象,然而,印度政府卻以此借機對華施壓,間接地要求我國調整對印度的外貿政策,欲為其本國商品拓展我國市場人為地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張立教授撰文分析道,在他看來,這種人為制造貿易摩擦的做法將成為達到影響別國內政目的的一種新策略或新手段。

      另一邊,印度方面也屢屢以國家安全為由,在基礎建設方面,將中國企業拒之于千里之外。

      2008年,印度拉賈斯坦邦比卡內爾地區古達附近的一處電站突然停工。在這家由一家中國公司承包的火力發電項目中,300多名中國員工由于沒有辦理到印方規定的許可證,被強令撤離工廠。事后消息指出,這個電站選址剛好位于印巴邊境軍事管制區內。按照印方規定,進入該控制區要辦理許可證,然而,以往每個月都可以辦理的許可證遲遲未到,最終,中國企業鎩羽而歸。

      “以前印度還曾經在北部東北部地區建水電站之類的,它都不讓中國企業去。這次中國的電信設備它也是禁止,他們覺得中國電信設備威脅它的國家安全。”文教授告訴記者。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政府也確實打算在國內設立“安全禁區”,阻止來自某些“特定國家”的企業參與一些“敏感地區”的電力設施建設。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由于中印邊境地區存在爭議,印度又限制中國手機與玩具進口,中印關系正變得日益緊張,一些印度國家安全官員認為,印度需要增強自給自足的能力,以保護自己今后免遭中國侵犯。他們很擔心“從中國進口的技術,會損害印度國家利益”。

      “中印關系的惡化可以追溯到2005 年7 月,當時美印關系開始進入蜜月期,印度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美印關系,從而忽視了中國的感受。這里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其中包括2006 年11月胡錦濤主席對印度冷冷清清的訪問,以及兩國在邊界談判上的緩慢進展。”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斯瓦蘭·辛格分析認為,在他看來,中印兩國的貿易摩擦,是兩國政治關系深層矛盾導致的后果。

      一著不慎兩邊皆輸

      不過,對于這兩個國家來說,一旦貿易關系摩擦不斷,受傷的,不僅僅是中國企業。

      一名駐新德里中國官員表示,由于缺乏技術力量,已有多達10家中國企業不得不暫停電廠項目建設。“沒有中國人,這些項目無法順利進行。他們(印度)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他說。中國南亞協會副會長文德富教授也表示,印度基礎設施發展本來就非常落后,離開了中國投資,對它的發展反倒不利。

      與此同時,印度企業在中國大步前進從2000年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00家印度企業來華投資了,包括了IT企業、銀行,甚至還有法律公司,它們在很多領域,特別IT業擁有很高的市場份額。印度蒙納什系統工程(江蘇)有限公司副總裁,旅美BPO全球顧問Raj Sukhejar則認為,中國市場的優勢在于人力資源豐富,價格比印度還便宜。

      “當世界其他地方還在為經濟衰退而發愁的時候,中印正在向前走。不過,這兩國大部分時間都是各自增長,而且現在的成長步伐也沒有以前那么快了。其實,這兩個國家在貿易和投資方面,還有相當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我們需要的就是將這種愿景轉化為現實。”《亞洲時報》表示。

      “隨著兩國關系的進一步發展,諸如此類的小摩擦將成為中印關系的常態特征。但是,雙方仍然需要努力,確保這些小問題不會顛覆中印關系的大局,不會破壞中印崛起的前景。”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斯瓦蘭·辛格表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林西县| 陇南市| 德州市| 浪卡子县| 惠州市| 新和县| 绥棱县| 方正县| 云和县| 瓦房店市| 汝城县| 始兴县| 沙湾县| 辰溪县| 大新县| 河西区| 巩义市| 朝阳县| 嘉祥县| 安福县| 长海县| 大方县| 华蓥市| 六盘水市| 忻城县| 岗巴县| 重庆市| 如皋市| 巴林左旗| 遂昌县| 洛扎县| 蒙自县| 长海县| 石城县| 宁都县| 延津县| 新田县| 历史| 贵德县|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