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2年中國信托業峰會上,[珠海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對信托公司的風控和轉型等問題,做出了最新指示。
12月14日,蔡鄂生在上述峰會上表示,嚴守確保不出現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這一底線,維護信托業持續穩健運行,是下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據蔡鄂生介紹,截至今年10月末,全國共有持牌信托公司67家,管理信托資產總額65852.91億元,占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5.24%,所有者權益總額1914.04億元。2012年前10個月,全行業累計完成清算信托項目10257個、規模46231.26億元,累計支付受益人信托收益 1399.19億元。
對于潛在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蔡鄂生要求信托公司要高度重視,并著力加強風險防范的前瞻性;持續加強信托行業基礎數據庫建設;要密切關注突發案件以及外需減弱、產業結構調整可能引發的基礎資產風險等。
同時,信托公司要繼續加強與非法集資、高利貸、金融傳銷、民間融資等領域的“防火墻”建設,加強風險管控,筑牢防火墻,嚴防上述行為的風險向信托公司蔓延,防止局部風險演化為系統性風險。非銀部和各銀監局要完善相關業務風險的監測預警機制,一旦發現信托公司存在違規操作,要立即停止相關業務,嚴肅處理。
蔡鄂生強調,下階段,信托業應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一主線,通過自身的發展轉型,努力提升金融服務的專業性、多樣性和有效性。
他同時指出,這幾年信托公司以信托為主業的盈利模式正在形成之中。但細究起來,信托業務發展仍是依賴信托牌照的制度優勢,真正體現專業理財能力的業務依然不足,整個行業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發展上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粗放式增長、親周期發展、行業發展趨同和為當前股東利益最大化服務。這些問題在信托公司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如何有效解決信托公司發展中的問題,擺脫周期式搖擺的宿命,防止風險聚集,是在市場激烈競爭中贏得主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針對目前真正能夠體現信托公司資產管理能力、[?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高附加值的業務不多,行業整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還有待提升的問題,蔡鄂生說,這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但更多在于信托公司自身基礎建設不足和自主管理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