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選擇主要看現金流,和醫院在行業中的位置,經營發展方向等,醫院的投資期限較長,要具有長遠價值。
在信托公司轉型規劃中,醫療健康產業被作為重點之一反復提起,今年尤甚。
記者了解到,[巴拿馬注冊公司]近日又有信托公司將試水醫療產業。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計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進入健康管理領域,包括幾個部分,以資金提供方角色參與醫院建設可能作為第一步,之后會拓展到健康消費的各個方面。
實際上,信托輸血醫療產業幾年前已經開始,當時主要為醫院建設、醫療器械租賃等提供貸款。
今年在進入方式上出現轉向,由融資轉為投資,中融信托、上海信托等幾家大型信托公司亦先后設立產業基金,在醫療健康領域長期布局。
機會:多家信托低調布局
醫療屬于第三產業,現在發展過程中,需求逐漸增加但供給不足,尤其是專業醫院和針對不同需求群體的個性化服務,這讓信托資金等非公有資金看到機會。
上述負責人認為,“可行性大的機會對轉型壓力下的信托公司極具吸引力。”
對于具體項目,該人士表示尚在標的選擇階段,可以說還沒有真正的入場,不能透露更多。
不同于今年幾家大型信托的高調布局,多數公司入場都很低調。
華北地區一家信托公司研究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醫療是我們近年來的重點關注領域,到目前已投資多家醫院,有專業性醫院,如婦產醫院,也有綜合醫院。”
上述人士介紹,公司對醫院的投資多為私募股權投資,通過以增資的方式進入,資金主要來自機構客戶和自有資金。
進入后主要是資金提供者的角色,在醫院管理決策方面參與不多。
“標的選擇主要看現金流,和醫院在行業中的位置,經營發展方向等,醫院的投資期限較長,要具有長遠價值。”該人士稱。
在國內,醫療健康領域被視為一片藍海。
有業內人士根據去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務發展的若干意見》預測,到2020年醫療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并將成為金融機構最為活躍的投資領域之一。
而全國老齡辦受國務院委托完成的《中國養老產業規劃》提出,到2030年,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總產值要突破10萬億。相比預期,現實的發展空間巨大。
玩法:融資轉投資
信托涉足醫療領域的項目早已有之。
2011年外貿信托就曾推出“醫療器械融資租賃資金信托項目”,信托財產用于購買醫療器械,以融資租賃的方式租賃給醫院,信托計劃的收入來源為租金收入和傭金收入。
此后中鐵信托業推出過類似項目。
去年,東莞信托成立“恒信-恒廣醫療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資金用于向肇慶西江醫院有限公司及鄭州瑞龍醫院發放貸款。
今年以來,信托公司參與到醫療領域的方式有所轉變,設立產業基金成為主流。
如中融信托通過旗下PE平臺中融鼎新組建中融康健資本,成立醫療產業基金,用于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和公立醫療資產改制等方向。
上海信托通過全資子公司上信資產設立上信新虹橋健康產業基金,[注冊香港公司]用于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高端國際醫院建設。
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下,銀行、保險、PE都緊盯醫療領域,這是否將給信托帶來一定壓力?
這個市場足夠大,金融機構都看好的情況下尚不會出現明顯競爭。
上述研究人士稱,“未來公司會考慮和保險資金合作,保險多為長期資金,能夠配合醫院的投資周期,而且醫療領域與其相匹配,可以定向對接,比如養老金投向保健領域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