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市場的亢奮走高,[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先是銀行股重新加入了排隊行列,隨后沉寂多年的信托業也聽到了上市之門被扣開的聲音。值得注意的是,在銀行、券商、保險開啟A股之旅的10多年間,信托公司只能羨慕。
4月10日,銀監會下發了《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首次明確信托公司跨進A股、掛牌新三板的條件,并從注冊資本、分類經營到公司再融資條件、監管標準給予明確規定。
據了解,意見稿將信托公司注冊資本金門檻由此前的3億元提升至10億元;要求分類經營對應不同業務范圍;明確信托公司再融資條件,打破IPO、借殼上市限制;進一步豐富了監管指標等等。
對于大多數信托公司而言,征求意見稿所設定的IPO門檻、借殼上市和新三板掛牌門檻并不高,上述意見稿確實讓他們歡欣鼓舞。
“銀監會發布的意見稿,對信托業來說是重大利好,這將改變信托公司無法上市、無法負債經營的現狀,有利于完善信托公司資本補充渠道。”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歐陽嵐表示。
意見稿顯示,擬IPO 信托公司門檻相對較高:最近1個會計期末凈資產不低于10億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0億元;主營業務中至少一項指標(信托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最近3年在行業內排名前15名;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發展類以上。
為增加抗風險能力、滿足監管要求,2014年信托公司掀起增資大潮,截至當年底,68家信托公司平均凈資本20.39億元,30多家信托公司凈資產超過了30億元。
而盈利門檻也非難題。
翻閱2011-2013年年報可以發現,有41家信托公司連續3年累計凈利潤超過10億元,約占信托公司總量的60%;有過半數信托輕松跨越“連續3年盈利且盈利標準累計超過10億元”的門檻。
而對擬借殼上市和新三板上市的,條件則更為溫和:最近3個會計年度至少2年盈利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億元;主營業務中至少一項最近3年期間有兩年在行業內排名前30名。
“盡管相關門檻即將明確,[上海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但并不意味著上市變得容易。”歐陽嵐同時表示,在短時期內,由于信托公司具體方案和應對措施尚未明確,信托公司上市潮還需要一段時間。